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11-24 23:48饶剑辉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医学教育医学生

文/饶剑辉

在当今的社会中,医学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医学本身,多学科的发展让医学的外延更加的丰富,医学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当前的社会中去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并且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已经成为很多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就业工作多年来强调以疾病为中心和过渡专科化,导致目前我国的基层医疗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医学发展的需要[1]。所以,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该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思路,逐步培养一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医疗队伍,这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改善医患关系乃至重新构建医学行业的框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各行各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疗行业更是如此。国内医疗行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对于专业的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升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势在必行了。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不同层次的专业医疗人员对应着医疗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医疗系统,任何的医学人才都能够在医疗系统中得到重用[2]。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很多医学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朝着更加高精专的学科方向进行转变,使得医疗系统中的基础医疗工作者缺口较大,医学教育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的人才需求,而高职医学教育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高职医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胜任基础医学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因此高职医学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现状

(一)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十分笼统

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培养目标有三点,分别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毕业后从事医学类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在当前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中规定了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专门人才这三项,但是表述都过于笼统,无法给当前的高职医学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3]。首先,当前高职院校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多的是在借鉴本科生的教学体系,其理论体系非常的完整,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医学知识也是非常的全面,但是由于高职和本科教育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学生虽然能够了解整个体系,但是却无法进行深究。其次,当前的高职医学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实习和规培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最后,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去胜任相应的工作内容,使得高职医学人才无法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因此,在以就业为前提的高职医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当去根据高职生的实际就业和职业发展进行教学的优化,让学生能够在就业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

(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

医学专业对于知识的系统性要求非常高,对于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当前的高职医学教育的学习年限较短,学生需要在较短的学习年限中完成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医院规培工作等等,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基础打不牢固,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由于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施教学中,许多课程是以实践为主,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忽略医学案例教学法,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程度认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如何在医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在当前的医学课程教学中,对于部分医学实验项目的考察方式更加偏重于理论化,学生在接受考察的时候,总是依靠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既知的实验结果来完成实验,只要按照已经设定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考核即可,也就是说教师的考核标准是非常低的。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性的实验设计并不多,学生动手操作时也只是按照步骤一点一点来,并没有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观察,更不要说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具有创造性和提高科研能力了。

(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

从高职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学校侧重于学生的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随着这些素养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但是学校在以学生就业为前提下,应当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如果高职医学专业人才能胜任各种常规的医学操作和分析工作,但是在与其他医护人员、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进行医学的表达与探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也是非常不利于职业发展的。

三、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探索

(一)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创立创新能力学分

现代心理学表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悦和不紧张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潜能。统一规格、教材内容、时间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分制体现了对学生人格思想与情感意志的尊重,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医学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医学新知识的学习质量,因此,医学专业教学中学分制无疑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前的高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只是提到了有关医学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并没有将一些更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作为医学生的培养的目标,这对于医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须要能够完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关于高职学生的医学专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放松,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是过硬的;其次,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们都说医者仁心,学生的专业技能只能决定他在专业道路上走多远,但是人文素养对于学生以后职业的医德有着巨大的影响;最后,要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在学生就业之后,不仅要面对有着专业技术的同行,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患者,在与同行和患者的交流中,如何正确的去进行病情的传达与交流,对于医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不断去完善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把学生打造成专业技能过硬、拥有医德仁心、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三)优化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高职医学教学中,课程教学的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学校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医学理论上,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很好的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能够优化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首先,为了能够加强医学课程和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的衔接性,学校应当用就业课程体系的升级,将医学的教学体系与学生的工作打通,实现无缝的衔接。其次,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再平衡,高职医学课程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医学是在已有理论基础上的经验学科,需要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行医过程中,才能够使学生的能力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四)实施多元化教育手段,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主要有两个场所,分别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课堂和进行实践的医院,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当使用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等展开教学,要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如案例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医学理论的学习中,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医院实习的期间,教师和学生更要有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医院中学生所接触的都是真实的病人,能够了解的都是真实的医学案例,这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医学能力,能够帮助医学生更好的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只有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医院实习经历,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五、结语

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对于我国医疗系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能够创新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打破传统培育人才模式的局限性创造条件,并将其应用于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中,会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娴熟,职业素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成为专业技术过关、具有医德仁心、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的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医学教育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