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潇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大部分学校均开设了英语系,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得到了迅速增加。同时,随着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各种与英语有关的培训机构,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1]。英语毕业生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一些优秀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超过了英语专业水平。由于英语专业学生培训方式的改变相对延迟,许多大学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目前一些大学的英语专业普遍存在重知识发展的问题,不能满足该专业对技能发展的要求。客观上讲,英语专业学生在工作中没有竞争力,因为他们在专业学习中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另外,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工作期待值过高,经常忽视现实问题,他们希望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找工作,结果造成了激烈的就业竞争。
在本科学习中,英语基础水平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招聘公司中,企业最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通过学校社区的合作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要深入研究与培训学生有关的第一线工作,让上班族立即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和他们所需的技能[2]。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英语素质的创新性改革必须高效、健康地进行。因此,我国高校应尽快将英语素质教育与就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方法,确保英语人才培养与就业结合;改革英语水平考试制度,弱化班级界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相应提高技能型课外锻炼水平开放式英语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延伸知识面,建立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关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在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发现差异,共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英语口语的优势;在基础教学基础上引入情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联想组合、相似组合、关系组合和对立组合,掌握想象再现、想象创造等方法;运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互动能力,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按照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重新选择,剔除落后和不切实际的部分,增加时代潮流元素和实际应用知识,力求知识与兴趣的统一,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采用分层教学法,结合英语的个体差异和专业定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另外,英语社区需要适应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满足雇主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需求[3]。利用多媒体和语音技术在讲堂进行高质量的创新教育,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教育部门、高校要从建设人才强国、现代化教育、为人民服务、保持高等教育扎实快速发展的高度来理解学生就业问题,应全力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抱负。但是,仅仅依靠大学一对一教学来培养英语人才是不够的,政府也需要参与其中。政府应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以鼓励优秀人才投资英语教育。
现阶段,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英语作为官方交流语言。英语成为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协议文本、外国赞助企业或联合投资,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沟通工具。对外贸易、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部分外交事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特别是政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政府人才管理应具有多样性,重新设计和简化科学的人才管理政策,更新现有的人才管理系统,应在人才分配层面上增加大学人才培养计划与需求之间的延伸。从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角度来看,创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实用技能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高质量创新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式。
其实专业知识扎实,找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职位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工作之余必须有一个非常扎实的再培训水平,因为无论是翻译还是其他行业,都要从所从事工作的基本背景和实际工作中学习。一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从企业需求上看,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很多企业目前急需的是两类专业人才:英语专业能力特别强的人才从事文字类工作,比如翻译;除具备英语能力外还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综合型人才,从事市场管理类工作。近年来,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的热情和投入一直较高,过度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使大批只掌握英语专业人才陷入求职无门的困境,并且大多都是只学习英语专业的知识,没有去学习其他专业知识,而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应用人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生必须具备多项技能,首先,他们必须将专业变成技能,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是英语科目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社区学院和大学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来促进学生发展英语水平。如果学生的英语很好,就有机会进入税务或专业咨询部门,还可以从事翻译和外交官员等工作。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育方式缺乏实效的现状,应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优化教育方式应该同时进行,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招聘标准,完善招聘需求,吸收专业优秀教师,丰富教学团队。另一方面,重点是优化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式,让它更生动,让它更贴近就业,或者更贴近学生的需求。相关高校首先要认识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是有利于就业的。也许在一些学院和大学或者一些教师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想法,那就是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可以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有利于就业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现代社会越来越人性化,用人单位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因此,相关高校在培训时也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方面的培训不会占用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反,会激发他们的自我激励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因此,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真正优化教育模式,当然也需要在具体手段上有所突破,使二者真正融合。例如,在传授专业技能时,不仅可以采用常规做法,还可以将其融入综合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中,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需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教育的培养不是短期的应试式的培养,而是长期的培养。例如,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应用程序,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将企业实践场景带入现场,建立真实和虚拟的工作环境,并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之间建立环境,加强连接。学生可以在相对舒适和愉快的领域中快速成长。同时,教师组织口语比赛,让学生根据预设的主题自由撰写论文并以对等格式发表演讲,从而巧妙地练习听、说、读、写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时关注学生的动态行为,及时发现问题或缺陷,提供适合其目标的指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改进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应强调职业教育的渗透性,以便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指导他们独立学习,增强对发展的信心。
课程体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英语教育的重要基础。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合理处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并根据专业需求开展工作。充分协调,培养应用技能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完整的英语教育结构应包括三个部分: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选修课。其中,基础英语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并且侧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积累,以为进修做准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中生应该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并处理日常外交事务。专业英语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以专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专业英语在职培训,以进一步加强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量身定制的,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课程以及文化欣赏课程,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改革应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的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并通过与对方公司的实时动态通信直接获取信息,确保教育的先进性,对学生更有利。为适应未来的专业竞争和挑战打下基础。
除了提高整体质量和综合技能外,雇主现在还非常重视职业道德和员工行为,例如诚实,团队合作和实用性。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道德、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英语专业必须促进人才素养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并协调各种学科的免费学习和实践,充分理解学科的重点并提高其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