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2020-11-24 22:08:16民乐县南古学区
甘肃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室教学内容测量

民乐县南古学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所以为了更有效地走出这一困境,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有效落实文本,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指挥棒。但教材提供了“教什么”,还包含了“怎样教”的信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努力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教材。实际教学中,优秀教师会把教材中的复杂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富有趣味,而一般教师则会将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繁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有效落实教材,才可以做到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从科学、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整合与改编,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第一,选择能激发学生探究动机的数学素材。教学内容要贴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多少以及难易程度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合,使教材达到最优化,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充满兴趣,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现实性、挑战性与趣味性。第二,以促进学生进行探究为目的,改编教材内容。教材最初的形态是静态的、抽象的、学术的,教师只有将数学教材转化为教育形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实现过程性教学。

二、运用独特的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想让课堂上有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促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探索。

1.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更易记住数学知识要点。数学课本中有很多抽象的法则、定理等,学生不但难以记住,更易混淆。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要点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或编成儿歌、顺口溜等。例如,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向着大数跑;去括号,添括号,括号外面是减法要变号,加变减,减变加。

2.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更能感人,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所讲的教学内容想当熟悉。同时还要注意语言亲切自然,语音高低适中;在讲到知识的重、难点时,还应加重语调,以表示强调。

三、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则是有效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要求。那么,如何组织有效教学呢?

1.明确学习目标,让我们的课堂“形散而神不散”。在上课或听课中,经常会遇到课堂秩序“乱”的情况。如果全班学生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即便是“乱成一锅粥”也是不要紧的。这时候的“乱”说明学生学得很投入、很主动,思维很活跃。“乱中有序”往往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中最精彩的亮点。例如,在教学“教室有多长”这节课时,学生有的拿着书本、尺子蹲在地板上测量,有的手拉手在测量教室的长,有的在一张一张地摆着桌子测量,还有的跑到教室门外,一拃一拃地测量……学生在教室里进进出出,大声地讨论、争辩,最终明白了:测量的标准不同,测量出的结果也不相同。这节课,尽管课堂秩序很“乱”,但学生都是围绕“用手中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的学习目标在活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科学地使用道具,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各种道具,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实物结合等方式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使课堂更具感染力,还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茂、趣味横生,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掷骰子”把枯燥的口算练习寓于学生喜爱的“骰子游戏”中去,开启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又如,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切一刀后的变换,学生很难想象。因此,可以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用橡皮泥做圆柱、圆锥,在活动中体会到截、切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变化。

猜你喜欢
教室教学内容测量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