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皓华
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看似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但是他们的认识往往显得不够深刻、不够深入。那我们可以怎样改变这一现象呢?下面我就以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含义和读写》一课为例,谈谈张老师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分”与“合”的思想帮助学生深度认识小数的。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例1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现实情境开始,比如让学生量出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分米和4分米,接着分别写成十分之五米和十分之四米,然后用小数表示出来,教学小数的写法和读法。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也能初步认识小数,但往往显得不够生动。那么,张老师是如何处理这一教学过程的呢?
张老师先创设了一个情景:请广告公司帮忙装裱一幅长和宽分别为6分米和4分米的长方形画,由此引出需要测量画的长和宽。接着出示一把米尺,但是米尺上没有任何刻度,让学生去量一量这幅画的长是多少。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这把没有刻度的尺无法进行测量,都不满意用这把尺进行测量。接着张老师马上引导自行参与制作米尺,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了结论:6分米等于十分之六米,也就是0.6米。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画的长和宽,也没有让学生用现成的尺量出长和宽,而是通过一把没有刻度的米尺,由此引出当测量比1米更短的长度时,需要把1米分的更细,也就是平均分成10份,才能进行精细的测量。由此,学生不知不觉的在分一分过程中,产生了分数十分之六,认识了小数0.6。学生也在分的过程中,对小数的产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课例2是让学生用小数写出圆珠笔(1元2角)和笔记本(3元5角)的价格。一般的教学过程都是先出示圆珠笔和笔记本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小数表示出来。学生会想到2角可以写成0.2元,所以1元2角是1.2元,由此也可以知道3元5角就是3.5元,接着就教学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知道了把一些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却不能深刻的认识“分与合”的思想,更不能把握小数的实质。
张老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借助图形让学生体会“合”的过程。张老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接着再出示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分,表示0.2元,让学生借助图形将1元和0.2元合成1.2元。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把3元5角和2999元9角改写成小数的过程。教师指着黑板上1.2、3.5、2999.9这三个小数问道:“这三个小数和刚才的小数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刚才的小数都比1小,现在的小数都比1大了。”师:“小数可以很小,也……”生:“可以很大。”接着教学小数各部分的组成。
张老师先让学生根据数的组成说一说两部分合成一个小数的过程,又结合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两部分合成一个小数的过程。通过教师过耐心引导,使学生不但明白了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部分合起来的,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小数不是都比1小,小数也可以很大。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活用教材上的例题,将例题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厚,还能活用教材上的练习题,挖掘习题的最大价值。如想想做做第4题,教材上是呈现一条数轴,数轴上标出0、1、2、3、4这五个自然数,每两个自然数之间平均分成10分,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数轴上的一些小数,如0.5、1.8等。学生若只完成这些小数的填写过程,是很容易的,但是,却不能体会到数与数之间“密”的关系。
张老师在出示数轴(每两个自然数之间没有平均分成10分)后,让学生先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师:“谁能再说一个整数吗?”生:“7、9、100、2000……”师:“孩子们,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整数、也都是自然数。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看过来,你能看到小数吗?”生:“不能。”师:“数学人不会轻易说不能。”生:“能。1到2、2到3之间都能看到小数。”师:“那就是要把每两个数之间平均分成10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后,学生找一找3.4和3.5分别在数轴的哪个位置。接着教师放大3.4和3.5这一段,继续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说说这些点所对应的小数,如3.46、3.47等等。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分下去,随着我们不断的平均分,小数已经变得越来越密了。关于小数还有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但是下课的铃声是挡不住我们的,让我们课后带着问题继续研究下去。”
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没有直接出示平均分好的数轴,而是让学生在找整数,找一位小数,找两位小数……这样的过程中,出于找数的需要,而不断的将数轴分的越来越细,从而体会到任何两个相邻的数之间还存在着数,而且可以永无止境的找下去。确实,小数变得越来越密了。
以上几个教学片段,就教材上的内容来看,都是比较简单的呈现,但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能充分灵活运用教材,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满起来了。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教材内容教教材。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可以承载的数学思想、数学语言、数学逻辑等展开教学活动,使教师教的生动,学生学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