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广 北海职业学院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精英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学业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及后期岗位工作的完成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作支撑。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范畴的重要构成,在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改要顺利推进实施,需要从源头上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针对全国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部委于2010 年开展面向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各部门及各学校参与配合,总体调研表现难言满意。自此,从国家视角上强化重视了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在高校范围内营造了全员体育锻炼的氛围,相关高校体质健康调研分析及资金投入数量增多,《关于广泛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的通知》由体育总局、卫健委、全总、团中央联合下发,国务院印发全民健康计划,全面健身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次,从社会层面看,高校人才前期以专业技能为主要着眼点,随着当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才竞争的渐趋激烈,在衡量人才时,相关指标不再局限于心智、道德、合作意识等,而是在此基础上将体魄健康度纳入指标体系中,新加入的健康指标涉及生理功能变化、患病率、心率、血压、肺活量等生化指标因素,而在这些身体指标的控制上,有赖于持续的身体锻炼,这就倒逼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及改革。第三,从个体层面看,近些年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呈现出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当代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或娱乐上,自身缺乏参与体育锻炼及终身体育意识。另外,大学体育教学中过于追求项目竞技性,以短期体育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高校又是关键的人才塑造期,从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缺失,即便参与体育锻炼,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锻炼的原则方法,如锻炼方式不合理,锻炼过程运动量过大或不足,导致体育锻炼活动收效不大[1]。简言之,新时期高校体育教改中,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唤醒激发应作为首要课题。
高校体育锻炼与个体日常体育锻炼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主要是指科学层面上的体育锻炼,是在遵循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的专项训练,以身体机能开发及体质增强为目标。从中可见,体育锻炼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有其自身规律,需要与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相结合,以使身体状态达到最佳。
意识作为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代表了心理层面上的高级及完整属性,反映客观世界并形成行为动机及决定计划,进而指导人的行为走向规律化[2]。体育带有科学性及普适性,在专业技能提升及身体体质增强上大有裨益。体育锻炼意识就是围绕体育活动,能够领会体育术科动作,了解动作原理及动作步骤,能够自觉改进动作谬误。在此基础上,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将体育锻炼理论应用到实践,坚持体育锻炼计划。
1. 渐进性
渐进性原则是充分遵守了体质增强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体育锻炼的核心是运动负荷,如运动负荷过量,身体难以适应,会损害身体组织及机能,因而要在循序渐进中增大锻炼的运动负荷量。
2. 重复性
体育锻炼非一时之功,是一个长期对身体进行调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带有重复性。经实证研究,仅通过几次训练,作用有限。而有规律地进行重复性锻炼,可在劳逸结合中,达到锻炼目的。
3. 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体育锻炼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设定锻炼目标及步骤,而不是无目的地锻炼。人类机体的各项活动带有一定的反射性及意识性,参与体育锻炼获得较好效果的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4. 全面性
体育锻炼过程是身体各项机能得到调动的过程。体育锻炼全面性原则主要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综合对人体心、肺、头、四肢等器官部位进行锻炼,在人体器官功能均得到调动后,达到增强体质的预期效果。
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随着高校体育教改的推进,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在逐渐提升中[3]。从相关调研中看,多数高校学生对体育在自身业余生活中的作用较为重视,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在身心健康保障及促进方面的价值作用,主观上对体育锻炼活动不排斥。此外,一些高校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情绪调节的窗口及纽带,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心理压力,增进人际交往。但从微观层面看,高校中相当一部分比重的学生并未形成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尤其是科学锻炼没有正确认知及理解,体育锻炼停留在表层上。例如,学生在参与各类体育锻炼实践活动时,对必要的体育理论并不熟悉而盲目参与,在技术动作及锻炼频率上把握不准,一方面会影响体育锻炼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因体育锻炼而导致意外受伤的概率。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思想上没有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导致体育锻炼随意性明显,长期坚持比例不高。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借助体育教改契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
高校体育文化及精神是高校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并内化为高校学风,彰显出高校蓬勃向上的气势。校园体育文化承载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情怀,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桥梁。为此,应在高校范围内营造体育教学实践浓厚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让体育锻炼成为高校的一张闪亮名片。例如,高校应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如高校足球赛,高校体育节等,借助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对体育的功能作用形成正确认知,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例如,有的高校在五人制足球比赛中很有竞争力,其中反映出高校对体育运动较为重视,学生乐于参与。再比如,借助高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体育文化为主题,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欣赏,体育专项讲座等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4]。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展示体育运动之美,将理论教学贯穿到实际锻炼中,避免走理论灌输教学的单一化老路,让学生从体育锻炼参与之初就对体育有深层次的了解,便于后续形成并保持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能力应突出自主性,不能通过强制性的体育教学框架来绑架学生,而要让学生形成自觉锻炼意识及习惯。为此,应注重如下几点:第一,体育教学与体育理论相结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及训练,确保动作的标准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将理论教学内容穿插其中,夯实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例如,田径锻炼项目对学生心肺功能改善有利,但短时期内要将自身爆发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往往需要一定的前期储备。如锻炼计划不合理,极易损伤学生身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田径体育锻炼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运动强度等级及锻炼后的恢复计划进行科学讲解,在维持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同时,加深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二,借势全民健身,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同时革新高校体育教学手段方法。高校体育教学应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要寻求教学方法的新颖,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保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例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其运动锻炼需求,设计以竞赛为主的体育实践方式,如校园篮球、排球、足球、拔河、乒乓球、跳绳等,借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提高具体运动项目的技能水平。
高校学生具备体育锻炼的意识后,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懂得并能够合理运用体育锻炼的原理及方法。为此,教师应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中传授相应的科学锻炼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在不违背身体规律及不增加身体器官负担的情况下,科学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一是传授讲解身体构成及身体锻炼的生理卫生常识,二是讲述体育锻炼及运动的一般规律及特征,三是尊重学生在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上的自由性,以其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教师不强求学生参与某一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在学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后,要做好 指导,确保锻炼过程在技术动作上规范标准。在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体育锻炼方式正确性的重要性[5]。例如,体育锻炼动作及方式不合理,会直接影响竞赛成绩。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体质状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科学锻炼。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在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可能并非在教师的指导下萌发,但其体育锻炼的技巧方法却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体育教育专项技能。相关要点有:第一,教师应掌握各类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及训练技能,对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户外运动等,能够熟悉基本技术动作;第二,多途径进行体育进修,了解体育运动发展动态及科学锻炼方法,对学生体育锻炼不良习惯进行纠正;第三,更新教学手段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例如,体育锻炼动作讲解时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化的多媒体平台上观看,体会并掌握。第四,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科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多样化的训练模式及方法。
高校体育教改主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日常锻炼,动用体育教学资源及设施,从宣传、锻炼、竞赛等多个方面提高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全民体育锻炼渐成共识的状况下,高校体育应借助教改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进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