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红红 李向阳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把 “立德树人” 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推崇素质教育。在2016 年12 月7 日-8 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所以体育课也应该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年龄基本处于18—23岁,进校时属于刚成年人群,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成型,情感、心理都不够成熟、稳定。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受到网络上各种视频、言论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观倍受冲击,从而迷失自我。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辨别能力不强,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蚀,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很多学校注重技战术的教学,重实践,把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作为考核要点,很少提及德育方面的内容,忽视了学生对德育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各个学科课程要与思政课并行,一起担当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为切实贯彻党的领导,高职院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各个课程的教学中。体育课在高职院校属于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涉及范围广。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性强。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大学生喜爱,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感染力极强,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精神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传统课堂进行思政元素教育的同时,可根据相关内容利用线上资源进行更为直观、更为具体的呈现。在尊重专业课建设规律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依据每个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挖掘专业课蕴涵的思政元素,构建体育类专业课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发挥其价值引领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体育运动历史、现状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以及意志品质的引导,强化其认知,使德育元素能够得到有效体现和发挥,从而达到水乳交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比如在足球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和比赛,让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竞争与合作的主题下,能够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以及素养。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纷纷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融入方式比较生硬、教师的业务能力有限、没有深度挖掘项目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缺少合理的考核标准。学校应该重视思政教育,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政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教师为人师表,应该做好表率作用,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与能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围绕课程思政,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部门公开课、兄弟院校交流等各级各类体育教研活动。同时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完善考核方式,高职院校应在教学改革计划中强调公共体育课程要融合思政教育,组织体育教师讨论融合教学的方法和时机。将思想品德、纪律意识、团队精神、拼搏意识等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机融入体育教育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