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峪关市逸夫小学
新课程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地理学科的多元学习与思维建模”试图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备考能力之间、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探讨学习的科学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逐步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思维建模是将学习的思维过程通过建模工具做可视化表征。思维建模是一种建构性学习方式,学习者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使用所赋予的工具(软工具和硬工具),建构对当前学习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通过模型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思维建模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是沟通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桥梁。建构思维模型可以从实践出发,也可以从理论出发。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地理科学的知识本质,感受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生存环境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认识,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地理研究的实体具有巨大的时空跨度,因此,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不可能身临其境,只能借助模型进行。
在研究、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时,提出或构建一定的模型,有助于师生借助熟悉的模型来实现条件向结论的转化。建构模型的关键在于你要善于思考与总结,善于从具体中抽象出模型,即从“个别”抽象出“一般”,再将“一般”应用于其他类似的“个别”。因此,在学校地理教学范畴中,有必要通过构造一定的解题模式用于解决某些类似问题或利用已知的地理理论和实验解决新的问题。
地理思维建模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体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性、主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启发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实用性。
思维建模的过程应包括分析、建模和解模三个过程。分析的过程主要是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原型)进行抽象、概括,抓住其主要信息以及与相关对象的共性问题。建模的过程主要是抽象思维或非逻辑思维的应用,通过舍弃研究对象(原型)的一些次要细节及非本质的联系,对研究对象(原型)的主要信息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和一般化处理,并用适当的文字、公式或实物等方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特征、功能和联系,以建构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型。解模即运用已经建构的思维模型去解释研究对象(原型)和解决实际问题。
1.分析: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考查历来是地理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地理区域环境考题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课本论述到实际应用、从已有知识到情景迁移。这类试题的特点一般是包括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措施。该类问题还会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接受、加工、应用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具有情景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知识新、思维量大、区分度好等特点。
2.建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立足课本,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分布区牢固记忆。其次,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条件下,正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应用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建立该类题的“解题模型”。一般要把握住“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要素。分析时首先明确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其次分析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第三步分析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与危害,最后根据问题特点或成因归纳总结治理措施。
实践证明,思维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地理基础性、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突出,不同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学生个体的思维特点也有差异,思维模型作为一种地理学习的中介和方法,有必要被更多的中学教师认可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