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教育局
《甘肃教育》创刊之际,我还是学生,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秦安县的一所中学任教。那时候我青春年少,还有激扬文字的爱好,可由于地处偏僻,加上纸质媒体并不发达,平时在学校几乎没有阅读报刊的机会,教育类的专业报刊更是寥寥无几。记得第一次接触《甘肃教育》还是因为去乡教委开会,在教委主任的办公室看到的《甘肃教育》杂志。主任是一位很细心的人,杂志存得很全,整整齐齐摆在案头。我抽空浏览了其中几篇文章,颇觉新颖,突然觉得眼前一亮,此后便格外留意《甘肃教育》。每逢乡教委召开教师会,主任就会从《人民教育》《甘肃教育》杂志上挑选几篇文章让大家学习,我总会边听边做笔记,有时候从主任那里借上几本,读完后再托熟人还回去。因为当时读杂志不容易,所以我建议校长给学校订了一份杂志,从此每期必读,起初主要偏爱新闻报道类的文章,后来浏览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渐渐与这本杂志结下了深厚情谊。
90年代,我从家乡的学校调到秦安县教育局工作,教育局机关订了好几份《甘肃教育》,于是就有机会和时间去阅读,而且阅读的重点又转移到教育管理。平时常看领导讲话和探讨教育管理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本杂志无论是对自己起草行政材料,还是钻研教育教学都有很大帮助。时任县教育局局长常福宝是一位学习型领导,多才多艺,文字功底很深,他不仅经常坚持阅读《甘肃教育》,而且平时喜欢写东西。有一次《甘肃教育》的编辑李峰来秦安下乡,和常局长聊起《甘肃教育》的栏目设置和稿件要求,常局长也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甘肃教育》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从此我们和《甘肃教育》编辑部建立了通联关系,常有书信往来,而我们也开始尝试为《甘肃教育》写稿。当我的第一篇论文在《甘肃教育》发表后,我第一时间拿着杂志给常局长看,老先生立即放下手头的文件,带上老花镜细细看了一遍,然后面带笑容夸我写得好,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篇小小的论文激发了我的写作激情。
2001年底,我又调到天水市教育局,除了写大量的行政材料外,还忙里偷闲坚持给《甘肃教育》写稿,同时负责《甘肃教育》的通联发行工作。这样一来,和甘肃教育社的同仁们接触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渠道通畅了,写作的视角也比以前开阔多了,尤其是在深度报道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二十多年来,我撰写的40多篇通讯报道、教育教学论文、散文、教育史话、教育随笔及拍摄的多张封面图片在《甘肃教育》发表,其中《甘肃教育》刊发的甘谷县礼辛乡杨家湾小学马映谦校长的通讯报道在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以来,我还应主编陈富祥之约撰写了几期卷首语。《甘肃教育》犹如一品醇酿,有醍醐灌顶之功效,让我的从教之路无比敞亮。
弹指间,四十年光景一晃即逝,回眸过往,《甘肃教育》从小刻本到大刻本,从月刊到半月刊,从普通杂志到核心期刊,从专兼职编审到专业编审团队,从传承到创新,四十年间,几代办刊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在接棒式的奔跑中,不仅记录了甘肃教育的改革发展印迹,而且见证了陇原大地的沧桑巨变,一本杂志所产生的强大气场、所凝结的教育情怀,成为推动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我始终感恩甘肃教育社的同仁们,他们几代人孜孜不倦,耕耘几十载,倾心于激情四射的文字,行走于悄无声息的默契,敲打着音符跳动的键盘,夜深人静之时伏案劳作,镂云裁月,以绣花功夫打造出《甘肃教育》《未来导报》《学生天地》的教育媒体品牌,编织出庞大的读者群。我与这些报刊结缘,就是一程充满教育激情的行走,也是一场淋漓尽致的人生大戏,尽管自己始终行走在教育的边上,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几十年时间,教育社编辑、记者团队那股执着追求的劲头,那种和谐相伴的节奏,那缕油墨飘香的味道以及那种编读互动的情结,始终萦绕在心头。《甘肃教育》作为甘肃省创刊较早的省级教育专业杂志,充分发挥教育思想和专业引领的优势,及时传达党的声音,深度解读教育政策,宣传陇原大地的先进典型,聚焦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振臂高呼,传播新知,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其感染力、影响力、传播力、发展力不断提升,开启了甘肃教育媒体的先河,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十年磨一剑,《甘肃教育》是一份荣誉等身的教育杂志,在四十年的成长年轮里,镌刻着创业的艰辛,也饱含着汗水的心酸,有过彷徨,也不乏批判,当然更令人欣喜的是满满的收获感和成就感。面对纸质媒体的生存困境和新闻宣传方式的不断翻新,《甘肃教育》同样在不断突围,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诸多新媒体手段的运用,编辑部大力拓展发展空间,重塑刊物的特色品质,使刊物变得越发成熟和大气,和《未来导报》堪称甘肃教育媒体的陇原“双璧”。
一本书足以成就一个人。我很庆幸和《甘肃教育》结缘,并从一位忠实的读者,到作者,再到“读者+作者+宣传者”,不仅亲眼见证了《甘肃教育》的发展壮大,而且在频繁的编读互动中沉淀了深厚的个人感情,因此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这本杂志,感恩站在这本杂志后面的每一个人,怀念发生在这本杂志里的每一件事。
甘肃教育社原社长马光荣是我很敬重一位媒体人,他为《甘肃教育》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从办刊理念到刊物栏目策划,尤其是《甘肃教育》品牌栏目卷首语,都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笔墨。他新颖且颇具前沿力度的教育观点,对引领教育风尚、指导全省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和他长期的交往中,我的一些办刊建议和想法均得到了采纳。一次在和马社长交流时,我提出了做《甘肃教育》精装合订本的建议,马社长欣然答应,此后每年给市、县通联站寄一套精装合订本。没想到,这精致的收藏版还真起了大作用,有些基层教师忘记发论文的时间就会找我帮忙查找,这为基层教师提供了很大方便。除此之外,几任主编和编辑常向我约稿,相互交流一些选题策划,我撰写的稿件也不断接近编辑的想法,对此备感荣幸,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回眸与守望,分享与收获,在梦想与现实的轮回中,对《甘肃教育》的挚爱,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印象。
一是思想的引领性。《甘肃教育》作为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的专业刊物,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宣传的舆论导向,以传达党的声音、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及时解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教育重点工作任务,策划重大宣传主题,刊发引领教育风尚的观点文章,在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动呈现了甘肃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行稳致远和开拓创新的有机结合,使这本杂志成为有思想深度、有理论厚度、有教育温度的教育专业杂志,传递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二是阅读的大众化。《甘肃教育》紧贴陇原大地的脉络,行走于三寸粉笔和三尺讲台之间,倾听基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在办刊定位、栏目设置以及版式设计方面,始终把握了面向基层、面向学校、面向师生的原则,设计接地气、有特色、适合大众化口味的“百姓菜单”,推出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读、耐读、可读的文章,给基层教师搭建起交流发声的平台。
三是观点的碰撞体。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甘肃教育》自始至终坚持刊物的专业性方向,把刊发教育教学论文作为指导工作的切入点,以刊发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和切身体验文章见长,倡导“百家争鸣”的学术之风,让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专业观点反复碰撞,通过这一平台的构建,广大读者共同探寻教育规律,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创新动力,贡献发展智慧。与此同时,也为全省教育系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者、学科骨干,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推进教育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品质的厚重感。一本杂志的生命力在于刊物的品质,刊物的品质取决于思想的前沿性、专业的科学性、栏目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文章的可读性和信息的海量性。《甘肃教育》几十年至今已刊发660多期,编辑部始终把追求质量作为立身之本,把服务教育作为专业内核,把发现、培育、提升、推广等教育元素融入办刊的全过程,把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紧密结合起来,闻时而动,顺势而为,每一位编辑记者从打磨一个词汇、一个段落、一篇文章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负时光,负重前行,努力打造高品质、有厚度的专业杂志,给读者送上了一道韵味无穷的精神大餐。时代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笔耕不辍,《甘肃教育》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甘肃省社科一级期刊”和“编校质量达标期刊”,这其中饱含着每一位编辑记者辛勤耕耘的汗水和心血,也为甘肃教育媒体树起了一个标杆。
岁月如歌,洗尽铅华,一路走来,《甘肃教育》所守护的时光,来源于甘肃教育热土赐予她生命源头的清澈之水,是陇原大地教育改革的春风赐予她飞翔的翅膀,相伴而行,我倍加珍惜与一本书走过的岁月,与一群人追忆那些曾经为之呕心沥血且已逝去的时光,他们挺立、挺拔的身影镌刻于《甘肃教育》杂志的记忆中,于文字深处激发的智慧火花,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也激励着我们后来人接力前行。放眼未来,《甘肃教育》前景可期,在新媒体时代将会以新的姿态绽放出璀璨的花朵,似一缕春风,滋润甘肃教育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