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开设此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使其具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不仅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信息及其特征时,由于此课为理论知识,所以课堂会较为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信息的众多特征及相关的其他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发挥多个感官的作用,使其具有直观感、新颖感以及独特感等,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2.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之间要进行互相学习,师生间也要互相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统一高度,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找学习较好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小助手帮助其他学生学习,并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进而使学生可以在讨论中获取新知识、新启发,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要有耐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或难或易。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较为敏感脆弱,有时会因为一些挫折而失去信心与兴趣,所以教师要耐心教学,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按照其问题实际情况进行多种方式解答,像是演示操作、简短回答、引导回答等。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予以鼓励,对于回答有误的地方要为其耐心解答,更正错误。
现阶段有众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微课、翻转课堂、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其中任务驱动法最适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因为任务驱动法是通过教师设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及实践,所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其学习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件作品并为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进行模仿设计,最后再按照学生的设计结果为其做出相应的补充,从而使其可以牢固地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Word的图文混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幅完整的带有文字与图片的精美文档,然后让其模仿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文档作品,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当代中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对信息进行独立的获取与处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力与捕捉力,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洞察力和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服务。鉴于此,教师要鼓励、引导、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要利用趣味信息做好课程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程导入。比如,在学习如何下载应用软件时,信息技术教材中只阐述了怎样下载软件,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未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喜欢音乐的特点,播放当下流行的音乐,吸引其注意力。同时,因为学生所使用的电脑中并未安装音乐播放器,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怎样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就会提升其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在信息世界的海洋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沟通感情,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初中新课改为契机,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