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助推中职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

2020-11-24 16:19:54岳梁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灌篮 2020年27期
关键词:物理中职信息技术

岳梁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职物理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构建高品质的物理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物理知识,建立物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们物理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使抽象乏味的物理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同时游戏化教学、仿真模拟、创客设计等形式的运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更加形象和丰富,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其次,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到中职物理教学改革中,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将物理实验过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能使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更好地观察,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习惯更加正确和规范,并因此提高了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途径

(一)在课程导入中利用信息技术,密切与中国历史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职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科技历史。可以从物理中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入手,有效利用这些技术知识,记忆传承引导学生来全面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构建良好的科学思维。同时,在物理教学的导入环节,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课程学习观念,对中职物理的价值有更好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重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3D动画和仿真软件,再现古代战场的画面,在情景模拟中,让学生讨论古代战争中,哪些机械和作战方式是使用到了重力的相关知识的,并让学生思考,重心在古代攻城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这些画面无法在现实中模拟,信息化的仿真和动画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便于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验证方案,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对古代战场的分析和专业学习活动的回忆和思考发展自身的思维,通过研究重力在中国科技历史问题中的使用,探索和发现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这样在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有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尊重科学事实的品质。

对于某个事物及现象,能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开展自主化的思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能主动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在全面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实施合作探究模式,在巩固所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物理实验环节和知识内容学习紧密相连,能有效全面保障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实验活动,有助于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整体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有很多方法,比如说老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这样对老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不能只是简单把知识教给学生。老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之前,要带领学生先学习实验的原理,让学生对这个实验有大概的认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参观器材,然后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

老师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可以操作仿真软件,自学实验过程。例如,学生做打点计时器的时候,老师会先介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作用,但是打点机器的结构,分析不是很清晰,也不可能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拆解开来让每一个学生观察,这样耗时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仿真3D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展示整个打点计时的过程,也可以拆解每一个部件,并进行说明,既展示了过程,又显示了结构标注,学生能在动手实验之前,清晰地了解每一个结构在实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和正确实验的结果。

学生通过做仿真演示和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让他们逐渐喜欢上学习物理。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以及困惑。在问题解答方面,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积极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鼓励学生能通过多渠道来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投入科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初步实现中职物理课程改革目标。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为了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有准确把握。通过专业课程内容和物理课程的整合,构建完善的物理课程体系,以彰显中职办学的特殊性,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信息化业务能力,并从岗位要求出发,落实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的训练以及考核。在具体的信息技术强化环节,应首先重视掌握具有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及较高素养,能掌握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获取和应用教学信息化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专业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四)引领开放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中职院校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再是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而是学生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升。传统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空间,限制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新型网络媒体技术构建了一个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使用由网络环境创建的便捷、快速和开放的学习空间来收集和获取可用的学习资源,发展他们自己的兴趣。此外,对于特定的专题学习活动,在网络资源下进行人机交互和人际交流等多种信息交换,通过信息的同时和不同时间交互形成正确的判断。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可以通过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交互、自主沟通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能力。

传统式的中职物理教学评价常以总结评价为行为主体,老师以学生的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根据,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难以完成。而智能化教育根据多媒体方式,为多样化的中职物理教学全过程评价给予了服务支持。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型,中职物理教学全过程早已把智能化教育融进课堂教学,根据多媒体将抽象性的物理知识交叉于动漫中,让多媒体变成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能力专用工具,进而完成课堂教学的“老师、专业知识、新闻媒体、学生”的四维乃至多维方式。

(五)密切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表现物理应用价值

开设中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特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满足工作要求并为企业作出实际贡献。因此,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关联,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就业导向的必然要求。传统物理教育中使用的演示方法,例如模型、挂图和黑板制作等,可靠性和客观性都比较差,并且课堂教育与生产和生活的关联性不强。而巧妙运用新型网络媒体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功能向学生展示生产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帮助其形成一个清晰的物理应用框架。例如,在讲授“物体平衡”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3D动画功能来显示建筑工地上起重机的配重和提升对象之间的平衡状态,使学生沉浸其中。它不仅加强了物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而且彰显了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调动起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破解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物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中职物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用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在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实现中职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物理中职信息技术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中学生(2015年2期)2015-03-01 03:43:33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