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春 义崇宽 王汉武 林捷 刘爱花 李远丽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
在“互联网+”的时代变革下,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此形势下,各高校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易班建设工作。易班是在教育部、国信办的指导下,为在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共享、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截止2020年9月底,易班全国共建覆盖1674所高校,2240万大学生,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易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起互联网教育平台,并广泛进入高校,这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1]。各高校易班建设实践证明,易班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运用互联网获得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易班对校园文化建设、网络舆情引导、校园安全稳定、提升网络素养、教学创新实践、校园生活服务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
面对当今国内外新形势下日益突出的高校安全问题,运用易班各模块功能,可弥补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的空缺和不足,信息获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安全教育各项工作提供了新路径。如何充分发挥易班优势,在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机的融入安全知识,丰富安全教育工作载体,促进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调查通过易班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内容涉及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学生网络生活行为、易班建设工作等方面,笔者对广西南宁市几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调查,收到有效问卷7091份。其中大一学生有3813人、大二学生有3229人、大三学生(外出实习学生)有49人,并走访了6所高校,与高职院校30多名学生、10多名教师进行了交流,发现如下现状与问题。
在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71.55%的学生比较满意,23.23%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5.42%学生表示不满意。调查了解到,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学校安全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教育活动开展不够丰富等。在学生安全知识学习主动性调查中,偶尔学习了解的为60.71%,占比最大,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够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9.71%的学生不主动学习,认为安全知识掌握熟悉与否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学习非常被动。
在安全教育有效途径的选择上,25.66%的选择网络学习教育、25.50%的学生选择安全课堂、31.57%的选择安全演练、17.45%的选择讲座和活动等,网络学习教育选择比安全课堂选择略多。在学生了解安全知识的途径选择中,网络途径选择最多,达55.17%,安全课堂为53.99%,其他途径如电视、书籍、讲座、实践演练等均有选择。可见传统的依托安全课堂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而网络学习等新形式,能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又有共享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肯定。
在网络时间调查中,每天花3小时上网的为48.67%,每天花3~6小时的为23.91%,学生课余时间每天约为6小时。调查发现,学生网络活动时间普遍较长,有10.28%的学生每天上网达6小时以上,学生熬夜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等沉迷网络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此外,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为89.11%,使用电脑上网的为7.14%,可见,学生手机上网依赖性很强,课堂使用手机上网频率也较高,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如何利用好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运用好易班手机APP,有吸引力的、潜移默化的开展安全教育,有一定实践意义。
在易班平台学习安全知识是否有帮助的调查上,有帮助的为73.29%,非常有帮助的为20.62%,完全没有帮助为6.26%,大部分同学认为易班平台对于学习安全知识较有帮助,有一定的效果。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帮助,说明易班平台对于学习安全知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易班平台中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存在问题调查中,45.07%选择缺乏吸引力、25.19%选择教育形式单一、15.26%选择内容较少、14.64%选择没有很好结合实际。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易班平台在推进工作中,因自身基础服务功能及内容建设不完善等,出现教学管理与平台结合度不高、内容推送以宣传类为主、平台访问读取繁杂等问题,造成运用易班平台开展安全教育各项工作创新性不够、教育内容吸引力不足、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不同师生群体的多元需求。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了解安全知识的的途径选择中,网络途径选择最多,达55.17%,要充分发挥网络在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易班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安全行为养成和安全素养。积极利用易班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安全意识[2]。如在教学中运用易班优课平台,开展课堂内外线上话题讨论、布置在线作业、网络课程学习、分享课件和笔记等,提升学习效果。此外,可依托易班体验中心建设,建立安全知识体验馆,运用VR、多媒体、电子设备等对安全知识多方位展现,场馆包括交通标识学习、模拟救护训练、场景式灭火训练、急救训练等,为师生提供一站式、交互式安全知识学习服务和平台。易班平台在实践领域需要与时俱进,掌握核心技术,在内容设计领域需要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教学交互规律,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和手段[3]。通过有效手段,将传统课堂内容与网络自主学习相互结合,让学生从保护型、被动型的“要我安全”,升华为自觉型、主动型的“我要安全”,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建立易班“安全微伴”安全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学生可通过易班手机端、易班WEB端随时随地、运用课外碎片化时间学习。平台建设包括安全微课课程系统、安全服务系统、安全素质测评系统。其中,安全素质测评系统可开展学生安全素质测评、危机预警等;安全服务系统可提供安全通知、失物招领等服务。安全微课课程为通识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源于各高校安全案例,涉及交通、消防、财产、心理、人身安全等20大类,课程总计350多个,课程采用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具有趣味性、交互性。每学期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安全微课,并结合社会热点开设特色课程,如十九大安全观、国家安全法、防疫知识等,课程学习完后需进行网络考试测评,为加强学习效果,可将学习和网络考试测评情况纳入到安全教育课程学分,并每月通过办公平台、易班、QQ群、微信等定期发布学习进度汇报,有效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安全教育渗透力。此外,借助易班平台开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线上优课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易班活动相结合,使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网络教育的受益者[4]。
利用网络时空便利性的优势,通过易班“安全微伴”安全教育网络服务平台、易班线上活动等,在新生入学、实习就业等环节有机融入安全教育内容,使安全教育工作具有前置性和延续性。如可在新生入学前,面向新生开设安全微课、易班安全知识竞赛等,加强新生安全防范意识。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开设安全微课,学生实习期间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有效弥补学生实习期间安全教育工作的空缺和不足。另外,还可在节假日期间(如国庆节、寒暑假放假前)及安全敏感期(夏季防溺水)等,开设回家返程安全、防溺水安全、旅游安全等安全微课,无缝隙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结合易班功能,实现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共享,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的联动,能够提高学生用户的参与度,增强用户的体验,提供易班平台活跃度[5]。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生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易班平台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所喜爱的形式调查中,43.07%选择话题活动、42.47%选择在线学习、39.74%选择投票、25.36%选择易班墙、21.82%选择刮刮乐。可运用学生所喜爱的易班功能模块,开展“安全之星”典型人物评选、“安全隐患随手拍”晒图活动、易班安全知识宣传周、“我身边的安全小故事”话题活动、“安全微课”制作比赛、师生安全知识竞赛、辅导员易班博文大赛(安全类)、易班安全轻应用制作大赛、安全表情包设计大赛、安全情景剧大赛、安全教育课程案例教学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推动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提升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更加有效的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推进“学院—系部—班级”三级易班管理体制,各班级可设易班长1名、安全委员1名,易班长负责班级易班建设工作,运用易班开展班级网络活动、舆论引导等工作。班级安全委员负责班级安全事务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及安全活动的开展等。班级易班长与安全委员相互协调配合,可通过易班优课、易班轻应用快搭等,开设班级安全网络课程、共享安全学习资料、及时分享安全案例、开展安全话题讨论等,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安全知识学习氛围,将安全教育内涵润物无声的融入班级建设中,让学生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探索易班平台下安全教育生活化的路径,需以高校安全维稳与社会和谐为向导,以生活教育倡导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为理念,以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内涵为基点,以易班安全教育网络服务平台、易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创新、班级易班建设等为切入点,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使安全教育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让学生获取安全知识从被动到主动、从形式到内涵的变化,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预见性、有效性、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