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 任香香 白玛伟色
(1.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市044000;2.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 拉萨850000)
为当地社会培养新型“三农”人才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职责。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并贯穿人才培养的始末。结合我国当下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亟需的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市场素质的新型“三农”人才。新型“三农”人才主动承担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者,是美丽乡村的具体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2]。”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农职生的“乡土情”、铸其“乡土魂”、造其“乡土梦”,实现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农职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紧密结合,帮助农职生实现从关心自身前途命运的“小我”到主动承担国家使命的“大我”的转变,并为其人生指明正确方向。
本土化的科学研究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责。本土化的科学研究直接决定着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实效、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影响着地方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广度、深度和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研工作的指导是坚守科学研究学术取向的首要要求。习近平曾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3]。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有助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师生坚守人民立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历史号召、根据当地政府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的政策目标,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实际,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及时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创新成果。
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又一重要职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深沉的力量。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培养农职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创新地方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积极因素,实现农耕文化的“扬弃”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育人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归属[6],因此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还有利于增强地方农业高职师生的农耕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
服务地方社会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另一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把这一职责概括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对地方农业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他们不再是局限于“象牙塔”里的教书匠,而是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广泛联系,活跃于地方政府、农业合作组织、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库支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教育扶贫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个为“三农”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是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将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则为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的传播渠道。从这个角度讲,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是目标,课程思政是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的手段。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目标性,而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则为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思政是目标,农耕文化则是达成课程思政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传承与创新农耕文化与课程思政互为目标和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把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农耕文化才能为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反过来,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又对农耕文化的推陈出新形成“倒逼”之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农耕文化承载着当地农民的群体记忆,凝聚着当地农民的集体智慧,延续着当地农民的共同梦想。地方农业高职院校传承、创新农耕文化旨在通过对农职生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强化其农耕文化基因、厚植其农耕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具有农耕文化品质,能够延续农村历史文脉的特殊人才;而课程思政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都是立德树人。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根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充分发挥农耕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农耕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把学生培养成服务当地“三农”事业的合格人才;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非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过硬、技能突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者。由此可见,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都是通过帮助农职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引导他们顺应历史洪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二者统一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上。
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据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定的,最终服务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当地农耕文化基因、具有农耕文化品格,厚植农耕文化自信的特定人才。从专业课程建设来看,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是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等来设置的,这些专业和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打着深深的农耕文化烙印。有学者曾指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不是“单一地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而是在知识教育中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即价值理性,在知识教育中渗透价值教育[8]。”因此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可以满足农职生追求价值理性的需求与期待。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师生来源看,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师生绝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村,他们自带农耕文化的精神基因,对滋养自己长大的农耕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将农耕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符合师生的文化倾向和心理结构,是实至名归的“一方文化育一方人”。这不仅有利于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有利于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自身特色,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大有裨益。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抓手,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因此必须实行党委全面负责制。为了加强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成立党委书记高位推动、党委副书记亲自部署、各党支部书记紧密配合的课程思政领导体系。具体实施如下:一是院长(中共党员)直接领导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直接领导课程思政建设。院长直接领导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加以落实。院长直接领导教学工作有利于学院资源向教学倾斜,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院长担任党委副书记有利于加强教学工作、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把课程思政改革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大系统中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二是系部主任主持教学工作,并担任系部党支部书记。系部主任主持教学工作,直接对院长负责,定期参加院长亲自主持的教学例会,按照要求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案,并定期向校长汇报工作。系部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还有利于把党委的重要指示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三是在专业课程之上成立党小组(亦是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党小组的组长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担任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务、学工、人事、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建立涉及不同主体、各个层次、多个环节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建立针对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建立把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工作中的考核机制。
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课程建设应立足“立德树人”第一要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时代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课程模式建设(规划设计)和教学模式建设(实施过程)两个方面。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学院和专业两级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各门课程应立足于自身的培养方案,把培养农耕文化自信作为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说明教学过程中所涵盖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思政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内的具有地域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课程思政体系。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建设要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农职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建立一套实践与理论同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应把农耕文化实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要把农耕文化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中。除了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文化之旅等这些常规的文化活动外,最重要的是把农耕文化实践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实践中,增强学习的“现场感”、“应用性”和思想性,把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作为教学场域,直接和农户对接、和产品对接、和服务对接,以问题导向形成项目化教学。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9]。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公众号、学习通、对分易等微平台推出各类公开课、慕课和微课,推出贴进学生现实需求,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理论功底以及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现教书育人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队伍建设应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10]。由此可见《意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和课程思政对教师的新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课程思政能力直接体现着一个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因此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应把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最普遍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例如将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建设总体规划中,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修、项目支持和名师培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在实践中搭建教师交流互动的教学平台和智库资源,成立跨学科跨专业的集体备课团队。相关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共同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按照课程特点统一部署育人目标和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品格、农耕文化身份认同、农耕文化自信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一个重要目标,将农耕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抓手。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教师积累、凝练、巧用各种农耕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融入相关农耕文化资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情感认同相融合,实现学科知识深度参与社会意义阐发和文化价值引导,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感,激发其社会担当与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11]。因此,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应把提高教师开发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来推动教材建设,从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专业知识本土化的能力、教材编写能力三方面来做好培训工作,把提升教师开发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的能力与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职中培训、课程思政专项培训等结合起来,把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的开发能力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课程思政改革的每一个细节中,以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以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来固化和体现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果。提升教师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的开发能力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教材思想性的能力。地方农业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应将农职生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需要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人文关怀等纳入其中,充分满足农职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二是增显教材亲和性的能力。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教材的难度、风格、取材要考虑农职生的认知实际、生活实际和就业实际,紧紧围绕农职生在生活、学习、就业、职场中的真实问题和典型任务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材特色性的能力。地方农业高职课程思政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育人目标,立足本土实际、挖掘区域地缘与产业、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增强教材的地域性、针对性、特色性。四是强化教材先进性的能力。地方农业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变化,将新时代学科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德育领域的最新内容、成果进行本土化,实现教材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