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院校武术课程防卫控制技术训练与心理干预探析

2020-11-24 15:51董艳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控制技术心理素质技能

杨 飞,董艳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进入转型期,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峻,随之出现犯罪案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大。警察院校是专门培养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教育基地,培养的学生多数要到基层一线,承担警务执法工作。因此,为提高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执法能力,确保学生的执法规范安全性,警察院校《防卫控制技术》武术课程开展时效性举足轻重。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期达到什么样的实际效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防卫控制技术的执法安全性理念

防卫控制技术,就是警察在制止犯罪行为或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不法侵害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使用警械、武器或者在不允许使用警械、武器情况下徒手制服犯罪嫌疑人的一门专有技术。基层执法工作,执法安全理念是关系到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德国警务专家海尔穆特·胡伯教授认为,“社会环境、警察装备、防护技能以及战术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是影响警察执法安全的因素。”研究调查,目前国内的执法安全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更好的保障警察的权益,如何使执法更规范等,而关系到警察自身生命安全的安全防卫技术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等则研究较少。

1.1 规范言行,树立正确执法理念

学生在盘查训练时的语言控制,经常会出现“说话声音小、行为胆怯,动作放不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警察身份认同问题,一开始就没有正确树立警察身份自我认知,认为自己仅是学生还不是正式警察而底气不足,不够自信。强有力的语言控制对嫌疑人是一种心理威慑,可以要求学生提高嗓门,声音洪亮短促,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而且整体效果完整,顺畅。规范的语言是对嫌疑人人格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保护。比如跪姿搜身,语言控制时“双膝依次着地”显然要比“跪下”更文明。2018年6月3日上海一位民警的“教科书式执法”视频一经曝光,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现在是信息时代,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已经让民警的执法行为赤裸裸暴露在民众的视野监督之下,规范的执法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社会舆论最好的交代。

1.2 强化“安全为先”理念,培养良好的训练习惯

教学中持续强化安全理念,避免失误受伤,将安全的理念灌输到训练的每个细节,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执法过程中情况复杂多变,未知的、突然出现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考虑每一个细节,坚决避免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受伤的情况。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舍身执法” “空手夺刀”个人英雄主义执法思想,养成先确保自己安全再执法的思想,避免无谓的牺牲。训练中勤于应用警械装备,学会借助现场环境掩护,安全为先,养成良好的执法习惯。

1.3 强化执法程序合法性,规范执法行为

警察执法和军事战争不同,各自的执法对象不相同,因而执行手段也不相同。警察的执法对象是人民而不是阶级敌人,目的在“控制”而不在“击杀”,所以在思想上舍弃敌对的观念思想,养成“控制”的习惯而非“击杀”,其目的就是迫使对方停止犯罪行为。但是,为了保障人民警察执法时自身安全,按照武力升级原则,根据对方的反抗行为将相应的采取对等手段制止对方犯罪行为。一般警察使用的升级武力有:语言控制、徒手防卫控制、强硬拘押控制、一般警械使用控制、致命警械控制等。警察执法中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武力使用不够会使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武力使用过当就会执法程序不合法,被嫌疑人家属以及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因此,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秩序的合法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防卫控制技术的改革

防卫控制技术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徒手防卫控制技术和利用器械防卫控制技术。其技术理论支撑涉及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心理学的应用。鉴于近些年社会上颇高犯罪率的复杂因素,对警察的自身体能和防卫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复杂的地域执法环境要求人民警察必须熟练掌握更多,更精熟的技能,才能应对以后多变的危险因素。犯罪分子抓捕行动、监狱罪犯的暴力袭警处置、狱内斗殴处置等等,这就要求防卫控制技能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

2.1 加强体能训练

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是构成体能发展水平的三个因素,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影响着体能的整体水平。警察这一职业特点考虑,警察的体能直接影响到心理素质和意志的高低。体能训练枯燥而又无味,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极其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因而对学生尽可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培养他们刻苦坚持的意志品质。教官也可以变换训练方法,穿插一些感兴趣的体育游戏,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良好的体能既有助于完成防卫控制技术的动力定型,又有助于拓展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体能训练主要有:1.田径训练。短跑、折返跑、中长跑、5公里越野跑;仰卧起坐、俯卧撑,蛙跳等。2.健身训练。单杠、双杠、推杠铃、哑铃,壶铃等力量练习。3.球类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训练弹跳力、反应能力的运动项目。4.武术运动。手靶、脚靶的击打练习以及互相躲闪步法练习。良好的体能可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默契的合作意识。

2.2 结合实际,制定实用的教学方案

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实战技术具有实战性和专业性,防卫技术的教学训练要着眼未来,一切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实际紧密结合,坚持学以致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实战模拟,避免在真正的实战中因为紧张而影响技术的发挥。

徒手防卫控制技术是综合了擒拿、散打、拳击以及地面控制技术等多元技术要素为一体的防御,技击技术,主要涵盖了格斗基础、地面控制技术、逮捕技巧、解脱技巧以及无序攻击的防御与控制技术。因此,制定教学方案时专注重点技术培养,兼顾细节,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快”、“准”、“稳”“狠”四要素,也作为考核的要求。“快”即出手快,出其不意,果断干脆;“准”即准确选择击打或控制的身体部位要准;“稳”即心态要稳,控制要稳,稳扎稳打;“狠”即不能心慈手软,要害部位一击必中,最快使对方丧失战斗力。警察院校的武术课程不同于一般大学的散打教学,工作性质决定了技术训练没有花架子,没有比赛规则限制,实用性极强。根据不同的执法环境,制定方案也因地制宜,在密集的人群中,在空旷的广场,以及在狭小的监舍都可能是民警执法的范围。因此,根据适当的模拟训练可以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知识,有助于训练时快速建立动作定型,灵活掌握防卫控制技术的要点。

2.3 防控技术器械训练

在实战中,警械的使用往往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平时训练时,加强伸缩警棍、T型警棍、应急棍、臂盾、手铐等警械的使用,准确熟练的使用器械是每一个警察必须掌握的应用技能。警棍训练重点从攻、防、锁,控四个方面训练,其携带方便,运用灵活;手铐不仅能锁住双手,还能进行攻击;催泪喷雾便捷好用,效果佳,但慎用。警械应用要经常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和模拟训练,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对抗练习,从而强化练习者的反应速度,熟练的应用技术可以增加自信,从而根据现场情况快速做出反应,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民警在执法中屡屡出现受伤,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处置手段上缺乏熟练的技术,对随身的警械不会用或者用不上。发生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暴力袭警案,在慌乱中民警拿出防暴棍,由于技术不到位,被对方抢去,并击打民警头部,导致民警被迫手枪射击。这就说明,民警警械技术使用欠缺,非但没有保护自己,反而成为罪犯伤害自己的工具。另外《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28条规定:“符合使用警械条件,但是现场没有警械,公安民警可以使用其他物品对违法犯罪行为人进行控制。”这条规定说明,在符合使用警械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防身自卫和控制,灵活运用。

2.4 防控技术训练的原则

警察的防卫控制技术练习不同于专业运动员,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简单直接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训练时坚持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简单实用性。在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时,实用有效的动作最快速的制敌,达到自我保护制止犯罪的目的。由于入校学生底子薄,基础较差,训练时间较短等原因,简单有效的动作容易上手,容易掌握,短时间内即可实战训练。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身体素质,个体差异等原因,训练时注意“过犹不及”,避免超过身体承受力而导致受伤,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循序渐进提高技能水平。3.齐头并进原则。技战术水平、运动素质、心理素质等都会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注意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原则。既提高了战术水平和运动素质,又加强了心理素质的训练,避免以后再执行任务时犹豫不决导致受伤或者失去生命。4.针对性原则。对于技术水平、实战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对于不同环境,不同场所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 心理训练对防控技术训练的干预

在实战中,很多学生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恐惧”,结果

导致技术水平大打折扣,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教官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据调查,很多学生的心理障碍来自第一次实战留下的不好印象,作为具有较强对抗性的训练项目,短期内的训练很难取得成绩,必须经过长期的负荷练习。当第一次的实战对抗练习遭受重创,自尊心受到挫败,就会心生恐惧,害怕实战。如果学生长期不能战胜自己的心理障碍,就会出现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心理、生理、技术水平等方面水平较差,过低估计自己从而产生自己在某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加剧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训练效果就会严重削弱。鉴于这种情况,教官可以对其加强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其走出阴影,培养他越战越勇,虽败犹荣的心理素质。灌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心理教育,甩开思想包袱,从根本上清除思想的障碍。观看影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让他们知道,警察是这个城市的一道光,总能照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刑警本色》让他们明白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中坚力量,从而培养他们神圣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4 防卫控制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4.1 课时量较少,训练时间不足

据调查,很多警察院校开设的《防卫控制技术》课程课时量偏少,平均一周两节,学期课时量不足36节。课时量偏少,就会造成学生刚刚建立的动作动力定型不稳定,上周学习的动作技能到下周就忘记,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程度。作为实战性较强的防控课程,短时间的训练效果不明显,必须要经过持续性高负荷系统的训练才会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4.2 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整体训练水平不均衡,防卫技能训练就不能高效开展。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步较快,学习接受能力也会很强。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动作僵硬迟缓,领悟能力弱,随之而来的自卑心理终会造成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两极分化。

4.3 教官的专业性差异以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警察院校的警体教官大多毕业于武术、散打、跆拳道等体育相关专业或是专业的运动员,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没有完成大学体育向警察体育教学的转型,缺少了实战经验,造成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节,这样的教官将很难胜任防控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警察体育因其特殊性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因环境、对手、规则、心理状态,教学内容等与大学体育武术教学差异性,对教官的专业性与教学方法要求较高,也是当前很多警察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4 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过程缓慢,需加大力度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能、体能,战术配合的强弱,还取决于临战时候的心理素质。因此,学生在练习防卫控制技能时,一定要重视心理素质建设。在一次次训练中或者实战中建立适宜的自信心,切忌盲目过于自信而产生轻敌心理,造成不必要的流血伤亡事件。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培养出来,需要从学习中,实战中,一点点建立起来,过程缓慢。因而,学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民警察。

5 小结

自身安全是民警安全执法行为的最后一道屏障,武术课程的开设以及学员的警务技能训练,心理训练则关系到民警执法时能否做到全身而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我们应高度重视培养后备警察力量的技能体系,建立完善多元化的技能训练模式以及心理干预路径,提升学员整体的战斗力。警察院校也应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科学合理的定位标准,建立更合理的理论框架,一切从实战出发,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为警务技能训练提供更好的借鉴标准和研究视野。

猜你喜欢
控制技术心理素质技能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基于模糊自适应ADRC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