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越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高校体育教学要求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共同发展,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思想素质与身体素质的有机进步。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情感力量,在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对思政教育的有效吸收与反映都将体现于学生的认知培养和行为训练中,也就是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中,在遵守规则纪律的基础上对思想道德情感达到强化,在有机统一体育认知与行为并结合自身特点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通过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形成与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将两者的互补促进关系发挥到极致。“立德树人”是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体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健康素质的学生,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根本不同就是一个以实践为主,一个以思想影响为主,其实体育教育中也包含着思政教育,体育教育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可以通过实践将思政两字潜移默化地灌输于学生。从而在体育实践中发挥思想引领的育人作用。
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运动实践为主要模式开展的活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小便具有随意性,由于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运动与实践,教师便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方法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思维、人际交往表现与消极的情感意识,更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渠道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的人格与素质进行历练,进而让学生们在体育学习中认识到健康的人际交往与责任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具有规则与纪律特征,在提供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体育才能的空间上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由与纪律规则的关系。另外在体育运动中,不同的项目在训练时需要掌握不同的动作技术,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积极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学生顽强进取与积极拼搏的心理意志中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面临各种困难时充分发挥自身积极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路径加强思政教育,在课堂常规与组织教法进行中教师要充分注意某些细节问题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有效影响。和常规文化课不同,体育课堂教学之前往往需要做布置场地、清点人数、问候彼此、活动热身等准备工作,如有效将课前师生互相问候的活动环节利用起来,培养学生们尊重他人与以礼待人的品质等。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下体育课也需要学生们将教学器材进行归放安置到指定地点,在这些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环节中积极进行学生各种组织与纪律性的培养,将各种活动赋予高层次的意义与价值[1]。因此在基于各种体育常规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中,体育老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纪律性与优良作风等教育的实施,在合理运用一些教育教学手段巩固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体育教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有效穿插思政教育,以体育特征为依据将两者进行良性结合和有机互动都是促进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2]。
体育教学中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时教育工作者灵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结合体育活动的性质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时,根据活动特点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锻炼学生们挑战极限的能力和学生积极的品格。人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意识,而实践特征也是体育的一大特色,可以在运动场对体育教育活动进行开展,这是由于思想政治过于理论性,让学生们通过从实际活动与天然运动上体验某些意识化的思想,在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使学生们回归群体,进而实现意识与生理的有机结合统一[3]。例如在运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竞技精神,在组织各种比赛中间间接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 精神与奋力拼搏的意志,在体育教学中分配各种小组合作,使学生们在合作中提高集体的意识,从而在交流沟通与合作中发挥道德品质的感染力。摆脱说教中僵硬灌输式的教学,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充分感受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参与体育实践中减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在学会细心关注周围与关爱他人中使思想道德品质有进步,通过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进一步保障了其他教育教学的成果。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丰富特征,为思政教育提供更理想的教育环境,在不同环节与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各类规则纪律的基础上为学生们良好品德素质的养成提供适宜条件,而育人育德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很大部分,体育教育更是大学生们各类素质发展的基本,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们融入思政教育,在共同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实际感受思想道德修养发生的进步与改变,使高校和教师能够展望更加理想的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