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坚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中国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行进,历经曲折却生生不息,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1]武术教育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要途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复兴有着重要意义。[2]学校武术教育历经了百年的发展演变,却始终为人所诟病,“武术进学校”的主题至今依然存在。[3]当下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喜欢武术却不练武术”以及学校武术“有计划、无课堂”等问题,一直羁绊着武术教育的前行。[4]学校武术教育长期处于一种“表面繁华”而“地位飘渺”倍感无奈的生存状态之中。[5]长此以往,武术教育只能被列入一种不入主流文化的跟班者,武术的发展及其武术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就只能在理论上摇旗呐喊而在实践中停滞不前甚至倒退。[6]以至于有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学校武术教育已名存实亡![7]
新时代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武术教育如何回归“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本位,如何发挥武术“育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在2014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8]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学校教育领域要研究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深入探讨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标,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的开展就是要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梁启超先生在《变法通议》中说道“调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季浏先生也提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9]把握好课堂教学,发挥出学科“育人”作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开展的目的与意义。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10]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试图解决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其要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是从实质上解决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关键。中学武术教育是在体育学科约束下开展的,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武术教育过程去解决,通过中国健康课程模式关键要点为中心去设计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使武术教育回归价值本位,以充分发挥武术教育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是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与武术育人作用在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实践结合。
“武术在我国建国后的发展没有归化为文化部门管辖的范围,而直接地隶属于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管理和指导。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体委设置专门机构——民族体育形式研究会,对武术实行领导,标志着武术被正式列人了现代体育范畴”。[11]武术经历第二次降格后,成为了西方体育价值尺度规训下的隶属成员。[12]诚然,武术是隶属于体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但也正是由于武术的体育化,使武术从民间走向了大众,从造就民间神乎其神“飞檐走壁”的神人来到了校园培养武术人。“武术与学校教育在近代的完美联姻,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和育人手段,而且现代教育以其强大的渗透和影响功能为武术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3]武术与体育不是简单的附属关系,武术中所能体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其他体育活动所不能及的。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组成。[13]对于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其他的运动项目都能够达到相应的功能。而在运动品德上,武术教育能为其注入的不仅仅是“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13]这些运动品德,武术“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14]“武德”[2]都能够为运动品德带来更具文化内涵的民族品格。“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开展武术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招法中习得运动能力,通过武术中的行为规范去建立健康行为,更能将一招一式中的民族文化烙印在学生的心中。武术的发展应以继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使命,应以张扬个性为目标,以迎合大众为主导,坚持全民武术为发展途径,[11]通过武术教育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利用武术强大的民族文化内涵去服务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回归武术教育价值本位应有之意。
学校是进行武术传承的主阵地,教育是传承武术的根本大计。[15]在学校教育中,要把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来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就要求我们把武术作为文化来对待,来发展。[16]因此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本位必然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然而,作为传承和弘扬的载体的学校武术教育至今仍存在着大量问题,特别是武术套路教学,普遍采用“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整堂课基本上是“满堂灌”,“让学生一味硬记某几个初级套路,强行使学生囫囵吞枣”,致使“学生学得不伦不类,教的人叫苦不迭,看的人啼笑皆非”[17]由于这种封闭型套路教学以及传统型“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由喜欢武术逐渐转变成远离武术课堂,导致了校园武术“渐行渐远”。[18]武术教育教学不单是套路的传习,更不能“满堂灌”,武术教育是让学生在进行动作的身体体悟的同时感受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底蕴,武术课锻炼体能就“扎马步”,足球课练习传球就进行“足内侧传球”这些情况是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回到武术教育上,学生所受到的武术教学与开展武术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之间存在偏差,[2]这是中学武术教育症结之所在。本着“教学内容往往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7]的思路,认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方式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结合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武术教学。让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武术教学过程的完善来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结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中学武术教学,就成为武术教育者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努力解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10]是“我国到目前为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并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的课程模式”。[19]该课程模式构建的总体要求和关键要点都是围绕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具体设置的,并对模式期待达到的效果进行了求解,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开展的重要指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3个关键要点为:(1)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应该使学生运动中心率达到140-160次/min;(2)体能练习: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3)运动技能:以活动和比赛为主,20分钟左右。[10]通过3个关键要点去实现体育课程由“军事课”“纪律课”“安全课”“说教课”“单技术课”这五种形态的“不出汗”的体育课和“三无体育课”(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向 “能出汗”和“三有体育课”的转变。[19]三个关键要点的实施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的开展而定,其中的时间限制并不是精确到秒,而是一个范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去把握。
这三大要点与武术价值升华实现的负荷条件、技术条件相吻合,再通过武术悟性条件[20](行为、品德)的培养,实现学校武术教育采取中国健康课程模式关键要点去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勾连,为使学校武术教育回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本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校武术教育选择拳种教育为内容才是上上之策,每个拳种都有感动的故事可讲,有极简的技术起步,也有至繁的深奥理论,更有贯穿的体系文化。[5]就中学武术教育而言,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身体运动载体其内在的精神和气节,感受动作技能背后蕴含的“技击”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提升。中学武术教学受制于课程安排,无法完成长时间系统武术教学,若仍然是从基本功开始,学生长时间不能入门,这样就使得课堂枯燥乏味,还会导致对于武术的兴趣逐渐消逝,对于武术学习十分不利。故技能的传授理应“偏于一隅”,[2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或器械,组成简单、易懂、好学的短套路,并在教学中进行具有保护措施的实战锻炼。通过“偏于一隅”,极具代表性的技能传授去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
以笔者传习的松溪内家拳[22]为例:通过“车轮手”、“开合功”以及“劈挂掌”等极具攻防特点的动作交替练习来锻炼学生的体能;教学内容利用具有代表性的“虎尾鞭”和“启蒙拳”[22]或对其进行改编,使得学生在每节课中学习3-5个动作,一学期内基本掌握一套简单动作或器械,这些动作都是在教师示范指导后即可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将蕴含在内的“三尖相照”“技击实战”原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运用一定的保护措施进行实战对练,使得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以活动和比赛为主,同时满足运动负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任何一个习武者都要从“德”“礼”“让”开始学起。[2]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息映像,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结,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23-24]如太极,“掤、捋、挒、按”,刚柔并济,讲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映射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传统武术的一招一式无不展现出崇礼明德的思想,极具文化底蕴。武术在华夏大地上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养料而生生不息,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也在于外在的行为规范。任何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使其在形成相应的言行举止的同时产生群体认同。以笔者传习的松溪内家拳为例:“凡学内家拳术必须之敬、紧、径、勤、切五字”,并将其作为行为规范去指引自己的行为,否则“离此五字则不为功”。[22]同样在中学武术教学中,要让这些好的行为规范落到教学中去,通过武术教育中“崇礼明德”的行为规范助力学生健康行为的建立。要让学生在学习了武术技术动作后,能够在内心留下武术教育所带来的文化熏陶和行为规范,助力其传统文化知识的增长和健康行为的建立。
武术的魅力不仅外显于武术技艺的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渗透在武术一招一式之中的历经几千年沉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16]在武术学习中体悟“自强不息”的武术文化精神,[14]最终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使其收获的体育品德不单单局限于“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还包括“点到为止”“由术至道”的武德以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尚武追求。如在武术演练过程中常见的抱拳礼、持械礼、递械礼,[25]就是习武者武德的体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拳与道合”“复性完德”的“由术至道”的追求是习武者武术文化精神“自强不息”的缩影……,将学校武术教育提升为人格的培养,使武术行为成为反映学生人格、人品的窗口。让学习者在练习拳术的过程中体悟武术技击动作、体悟精神、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体悟自己与人生,享受武术运动过程带来的快乐,并最终沉淀成一种修为。[6]用武术蕴含的文化精神去引导学生的习练,使其在获得一定的技术动作提升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上也收获熏陶。当然,这更多的是对于学生文化、思想和精神上的引领,需要体育教师通过不懈努力,去指引学生参与,体悟并融入武术文化中方能实现。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设计适当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内容融入到习武者的性格、品质之中,进而体现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学校武术教育,培养中国武术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生从勤奋、刻苦、果断、顽强中真正感受体育必备品行的胜果。[25]
学校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本位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用心体悟武术去实现;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关键要点为中心,设计“偏于一隅”,极具代表性的技能传授去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利用传统武术教育中“崇礼明德”的行为规范助力学生健康行为的建立;通过“自强不息”的武术文化精神引领体育品德的形成。这样的中学武术教育过程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武术的熏陶,增进学生对于武术的理解和喜爱,从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武术教育价值本位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