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创新

2020-11-23 02:04刘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计算机高职

刘宇

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培养着实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在办学过程中更需要密切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才。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于信息化的很多新奇的知识比较便于接受。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和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能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比如教师能够熟练操作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将教材、黑板与课件、图画、视频、音频、动画等相结合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会比单纯的教材+黑板传统教学好很多,学生接受程度高;教师在课堂中紧密联系国际、社会发生的时事新闻或生活现象进行讲解,会比年复一年的教材案例讲解效果强很多;教师善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课堂。总之,开展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发展的紧迫感和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高度,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高度,深刻揭示了网络时代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也正面临挑战。学生规模偏大,课堂互动困难,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计算机课程较为抽象、晦涩都是存在的问题。科技正在改变世界,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移动教学客户端、网络教学客户端、MOOC教学、SPOC教学、VR教学、微博等渠道,使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益更高。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信息技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近年来高职院校间十分热门的教学竞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但是观察以往该大赛获奖历史,作为与信息化关联最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获奖案例却比较少。这种诡异的现状是其实是与计算机专业本身抽象、协议标准多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的。这就更加需要教师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一)实例教学:在参与中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兴趣

實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把社会实践中较典型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案例可直接引用社会热点时间、信息安全报告、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等典型事例,也可从大量的影像资料、文字素材中选取采用同一个技术的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加工。实例教学一般采取教师讲解设疑一展示实例一学生讨论分析一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反之,则可采用展示实例一学生讨论分析一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环节中,教学团队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寓教于乐”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需要追求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目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单纯的灌输,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充分结合社会热点案例,比如将双十一物流快递的流转与网络协议体系中数据格式发生的流转进行对照,有助于学生有效吸收网络体系结构,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二)构建网络平台,推行智慧教学

打造移动端教学平台,开发手机软件教学工具,让教学“活”起来,让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抬头的利器”。在众多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中,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课智慧教学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尝试。这种新模式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广泛使用移动交互方式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技术的展现与交互优势,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传统教学本身就存在师生互动少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教学来说有一定困难。高校可以尝试将手机等智能网络终端变成教学工具,研发出辅助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手机教学软件。通过手机实现师生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和全程大数据记录评价分析。

(三)VR/AR教学:在沉浸体验中坚定学生对理论的自信

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更科学、更高效、更丰富多彩,能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刺激的视听觉材料。在VR/AR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抽象、复杂的网络结构、拓扑、信息流转有更沉浸式的体验和了解。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人的一切感知功能,将专业理论课转化为可以亲身体验的“体育“课,带来更加真实生动的体验,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互补”“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教学变成沉浸于虚拟空间的体验之旅,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通过探究任务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方式,不断地实行新的教育形态。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之上的教育教学,将学习者当主体,学生与老师、学校之间通过多种媒介互动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让教育教学成果更加高效、资源分配更为合理,是一种新式的教育形态,是互联网和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教学进步、效率提升、组织革新、教育创新、实力增长以及生产力提升的战略性的教育变革。把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发展作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一个维度,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创新举措,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与认识、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效用尚处在探索阶段,信息技术本身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这决定了信息化教学这一时代主题将长期处于变革和探索中。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计算机高职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