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10月14日上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深圳等经济特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众所周知,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有了“深圳经济特区”,“特区”这个名也是邓小平定的。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市”这个名是习仲勋(习近平父亲)定的。
1978年3月,国家计委、外贸部工作组到宝安、珠海两县调研建立农副产品基地事项,4月抵港澳调研,在6月形成的给中央的港澳考察报告中,正式提出在宝安县设省辖市,搞新型边防城市建设。同年4月,习仲勋到广东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同年8月,当时的惠阳地委给广东省委打报告:“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经地委常委讨论,我们建议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这个市的建制相当于地区级,即低于地委半级、高于县半级的建制,仍受地委领导。”
据深圳市史志办王硕考证,这是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到“深圳市”这个名称。同年10月18日,广东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宝安、珠海两县建立相当于地区级的中等城市,分别称为宝安市、珠海市。此时还没定“深圳市”这一名称。据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回忆,当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谈到主张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时,列举了深圳等城市的名字,说的是“深圳”,而不是宝安市。
此时,“深圳市”的名称得到了习仲勋的认可。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宝安县于同年11月25日、12月22日、12月29日3次向惠阳地区和廣东省提交专门报告,认同“深圳市”名称,“因为深圳口岸全世界闻名,而宝安则很少人知道。”
1979年1月,广东省就宝安撤县改市工作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同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市”之名正式确定。
宝安撤县改设深圳市之后,“特区”的设想开始浮现雏形,这与习仲勋主政广东有很大关系。在习仲勋主政广东之前,广东一直被“逃港潮”困扰。因此,习仲勋到广东上任后的第一次调研就到了宝安县,当时的宝安县逃港现象十分严重。习仲勋亲眼所见,感触很深。
习仲勋因此提出要发展经济,从根本上堵住逃港风。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79年4月,习仲勋大胆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给广东放权,其中包括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两个月后,一手主导创建特区的习仲勋上调中央工作。
定名深圳市,倡建特区,习仲勋由此与深圳结下了不解的情缘。1990年国庆刚过,退居二线的习仲勋开始了在深圳的晚年生活。据了解,习仲勋在深圳一共住了11年5个月20天。据报道,准备在深圳安享晚年之初,习仲勋说:“现在我退居二线了,就要在深圳住下去。深圳是我的家,我要看着深圳发展。”
“习老在深圳居住期间,总是牵挂着深圳的发展。”曾任深圳市接待办接待科科长的孟发国回忆说,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很少出门参加活动。有时候中央领导或省市的同志来看望,习老每次都会说:“大家共同努力,把深圳建设好。”
(《深圳晚报》)
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受命在广东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详情可购买《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全4册),特惠价:198元。本丛书通过大量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娓娓讲述习仲勋、谷牧、任仲夷、项南这四位改革先驱独特的革命与改革人生之路,在图文互动中引领读者一起重温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风云。
订购热线:027-8792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