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星
摘 要: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后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及实习实训设备等因素进行适当本地化。本文在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进行本地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四点建议,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有效教学 本地化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的一门课程,是电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适当的本地化,使之适应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一、技工院校学生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要适应学生的特点。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绝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手机党”,看直播、玩游戏成了他们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且普遍缺乏恒心,遇到自己喜欢的课题就认真学习,遇到兴趣不高的内容就开小差。同时,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大多是十六七岁,正处于“叛逆期”,批评过度就会“奋起反抗”,放任发展又容易“无法无天”。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本地化的必要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的本地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本地化、教学方法的本地化等。本地化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衡量标准,应尽量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适应学生的需求,以促进教与学。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教材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编写模式,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薄弱、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每个任务需要多个课时才能讲练完成,这就导致教师每次上课都要拿出大量时间回顾上节课完成的设计内容,严重拖慢了教学进度。而多次课都不能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导致学生看不到当次课的设计成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完成设计任务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编排,使教学内容本地化,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兴趣爱好。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使之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只有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使之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单个设计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一节课完成一个子任务,使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任务“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中,根据功能模块的划分,教师可以将本任务分解成四个子任务:子任务一,设计抢答开始/复位控制系统;子任务二,设计各分台抢答指示灯控制系统;子任务三,设计抢答时限控制和撤销抢答指示灯控制系统;子任务四,设计总台电源控制和总台电源指示灯控制系统。以上四个子系统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抢答器控制系统,而每次课可以完成一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完成后学生都能直观地观察到设计效果,有助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提升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
学生管理是一项持续应变的艺术,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管理也需要随之不断变化。教师要提升学生管理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关心爱护学生
无论学生如何变化,他们始终都是有感情的人。教师只要真心对学生好,学生就能体会到温暖,接受教师的管理。
2.松紧适度
松紧适度主要包括纪律松紧适度和学习节奏松紧适度两方面内容。纪律松紧适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严格要求时要纪律严明,该欢快高兴时要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一味地严格或放松都不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二者要相互结合、交互进行。学习节奏松紧适度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度,教学内容过多会使学生感到疲劳,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因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软硬件设施的不同而设计。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来说,PLC实训平台是必须具备的实训条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实施教学任务,同时引入雨课堂微信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四)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室,还要延伸到课外、宿舍和校园,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点滴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规划好每次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目标。课前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职业素养等;课后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技能、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等。
例如,在讲解任务“卷扬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时,笔者在上课前一天就通过雨课堂微信教学平台推送视频,介绍工人利用卷扬机将矿井里挖出的煤运到地面的过程,同时引入井下职业安全操作规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还推送了本市职业技能大赛电气装置专业PLC变频器模块比赛视频,介绍PLC在本模块比赛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笔者所在学校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为学校荣誉而努力拼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笔者通过几道选择题来考核学生对卷扬机控制系统的理解,对每道题都给出注解,使学生真正明白卷扬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小组合作精神的养成。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让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做好课前自查和工具、安全防护措施的准备,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汇报课前学习成果;让学生按照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和安全规程进行系统设计与安装,学生应具备基本电路安装的能力;施工后学生应用万用表、低压验电器对线路进行检查、调试,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精神的养成方面,旨在让各学生小组能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制定任务实施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和教师点评后,修改完善并形成最终的任务实施方案。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团结协作开展工作,能严格遵守7S现场管理的规定,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习惯。
课后教学目标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完成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
四、小结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是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否熟练掌握该课程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速度。技工院校的学生处于人生的快速成长期,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心与栽培。技工院校可以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本地化实现有效教学,以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助力我国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春.中等职业学校《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
[2]常芳.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6).
[3]杨杰忠.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