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师生关系的变化

2020-11-23 01:40张先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促进师生关系

摘要:从学校教学到社会实践教学,师生关系会发生较大转变。从学校单纯的非功利性的师生关系到社会实践中以共同协作为目的完成雕塑任务的团队关系,教师从和蔼可亲转变为严格把控,这两种关系状态对学生与老师产生了相互影响作用,促进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

关键词:学校教学;社会实践;师生关系;严格;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21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51

一、学校教学中单纯的师生关系

高校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非功利性的,教师在学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平常一般都是这样:备课—上课—答疑—示范—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给学生打期末成绩,作为学生评奖学金和毕业的依据,学校对教师有严格的评教体系。教师出了上课,学校开会,以及一些日常教学任务外,其他时间都是空闲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在学校教学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生具有独立性、个体现、自由性、创造性、基础性,学生是为自己而学,是为兴趣而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比较自由,在时间上,只有课堂上是有时间限制的,其余都很自由,各不相干,空间上,教师只有在教室里上课时大家才会聚到一起,其余时间,师生的空间都很自由,而自由才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基础,把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很多广阔的空间,学校的文体活动,社会上的家教,设计、墙绘等。

二、社会实践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社会实践教学中,一般对学生来说是有偿劳动,学生是为别人劳动,是有社会成果的,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社会劳动,为企业劳动,应该得到报酬,由于社会实践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偿劳动,而对学生来说,这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平等,所以,師生关系就体现为个别性、特殊性。而老师会对学生外出社会实践进行选择,一般老师会选择专业成绩好的、听话的,能吃苦耐劳的学生,而这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雕塑专业社会实践的机会对老师和学生来说也不是随时都会有,有些是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有些是熟人推荐,有些是别人需要一个雕塑团队,一般要教师带领,需要大家共同去完成雕塑任务。不管哪种途径,都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一个是雕塑任务本身的时间限制,一个是学校管理的限制。在专业社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会走得更近。而由于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中有时会脱节,或者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由于环境、作品尺寸等的改变而不能恰当的运用于实践,那么教师在团队中必须现场实践教学,通过现场示范,直接教学,印象会非常深刻,更具体,但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必须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要牢固,社会实践教学只专门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教学,没有学校教学那么系统,学校教学留有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消化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雕塑艺术作品。所以,从这些来看,社会实践教学是特定化的、局部化和片段化的。

社会实践是要被社会所评价的,你的作品、行为不仅被老师评价,还要被相关的主管、老总等检查,以及甲方严格的验收,还要接受公众的评价,而各方的评价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有挑战性的,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出成绩来,是要被否定的。这就要求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把各种关系搞好,与老师、各级主管的关系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这种关系主要是指相互沟通与交流。

三、教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调和者

学校的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单纯学习知识为目的师生关系,是无功利性的。而社会实践教育,师生关系如同中国传统社会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功利性的。而学校教育的师生关系是共享的,但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特别是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的选择性多,学习途径也很多,各种学习的共享平台出现在网络上,让学生眼花缭乱,而教师的启发性、思维性的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社会实践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综合了学校无私的教学与传统社会师徒功利性的特点,成为了一个共同体。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般都很耐心的讲解,而社会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师傅)在教徒的时候会严格要求,态度变得严肃认真,因为社会实践有时候涉及到社会安全和社会责任,如果不严格要求有可能就会出问题。而这种严格,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对老师有敬而远之的转变。

所以学校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单纯的以追求真理、知识为目的的师生关系,而社会实践教学的师生关系在空间上会走得更近,但会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社会化,同时也会让师生关系的心理距离拉大,社会实践教学由于各种原因会让老师从和蔼可亲而变得严肃认真,会让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距离感,正是这种师生关系的疏远,会让学生更加成熟,更多的走进社会,让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迈出了一大步。

作者简介:张先春,男,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促进师生关系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