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顶锅盖

2020-11-23 01:48陈婷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锅盖贵阳普通话

活动时间:2020年6月24日

活动地点:中一班

活动班级:中班

执教教师:陈婷

设计意图: 让孩子们感受普通话和贵阳话的区别,传承地方方言的文化,知道贵阳话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感受普通话與贵阳的区别,对民间游戏感兴趣。2.能用贵阳话和普通话进行闯关游戏,有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3.愿意与同伴合作用贵阳话完整的念出《顶锅盖》儿歌并游戏。活动重点: 感受普通话与贵阳的区别,对民间游戏感兴趣。

活动难点:能用贵阳话和普通话进行闯关游戏,有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分别用别用普通话和贵阳话和孩子们问好。

1.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普听话)!小朋友们早上好(贵阳话)!

2.教师:刚刚老师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和小朋友们问好,一种是普通话,一种是贵阳话。请问小朋友们什么时候用普通话,为什么要用普通话呢?

教师小结:为了不同地域的人更好的沟通。

3.那请问小朋友们什么时候用贵阳话呢?为什么要用贵阳话?

教师小结:贵阳话也称为方言,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方便当地人沟通交流。既然贵阳话和普通话这么有趣,我们来玩一个闯关的游戏好不好?

二、联系部分。教师交代游戏规则: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切西瓜的游戏,将小朋友们分为中一班组和中二班组,然后我们来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先回答出来,先回答出来的哪一组小朋友可以获得小星星,最后我们统计一下。哪一组获得的星星多,哪一组就可以获得奖励。好的,话不多说,我们开始第一关。

第一关:请小朋友们分别用普通话和贵阳话说出下列图片名称。1.这是什么?用贵阳话怎么说?有谁知道它的小名?图片一:土豆  图片二:西红柿  图片三:膝盖  图片四:腋窝。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第一轮的统计。好的,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游戏的第二关。

第二关:第二关的难度升级咯!小朋友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请小朋友们分别用普通话和贵阳话说说图片里的故事。图片一:某某和某某去逛街。 图片二:某某帮某某系鞋带。好的,第二关游戏结束。咦,结束用贵阳话怎么说?(归一了)统计各组星星数量。好的。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游戏的最后一关。

第三关:念儿歌—《顶锅盖》。教师示范念一遍儿歌。顶锅盖   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倒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四口捉蜜蜂。小朋友们想学吗?接下来,请跟老师一起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记忆儿歌。顶锅盖   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倒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四口捉蜜蜂。看来小朋友们都很不错,都会念这首儿歌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游戏怎么玩?教师示范玩游戏(一只手当锅盖,一只手变成蜜蜂顶锅盖,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 ,锅盖要去抓蜜蜂,蜜蜂要快速的躲起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学会了?请你们推荐两个小朋友上来表演。结束。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主游戏。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接下来请听清楚游戏规则。1.锅盖不能提前捉蜜蜂。2.蜜蜂不能提前闪躲。3.请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好朋友先玩一次。4.找到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一起游戏,可以多个人一起玩。5.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师统计星星6.数量,看看哪组获胜。

活动反思: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这句话在说不假,今天这堂公开课终于落幕了。准备了很久的课终于上完了。感触很多,从写教案准备环节、试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刚开始我的目标是:1.感受普通话与贵阳话的区别,对民间游戏感兴趣。2.能分别用普通话和贵阳话说出图片名称。3.能用贵阳话念儿歌《顶锅盖》并游戏。过程中虽然有闯关环节,但没有设置比赛过程。后来我想了想,中班孩子,他们应该有合作和竞争意识了。所以我又将目标2改为:能分别用普通话和贵阳话进行闯关游戏,有初步的合作意识。这样的话,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更强,游戏趣味性也大大提升。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孩子们从第一关到最后一关参与性都很高,而且团队意识也很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知道一些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还是很不错的。如:土豆-洋芋,西红柿-毛辣角,膝盖-克膝头 ,胳肢窝-甲之孔。在闯关游戏中,我的难度逐渐升级,从孩子们熟悉简单的蔬菜名。

猜你喜欢
锅盖贵阳普通话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多功能锅盖支架
不烫手的锅盖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草帽?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