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海
摘 要: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系列文件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水平,学校体育工作要通过不断强化体育课外锻炼和早锻炼制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习惯养成。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出创新管理实施建议,为构建高校全新的早锻炼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 课外锻炼 早锻炼 管理模式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c)-0054-03
Abstract: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documents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system of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and morning exercise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habits of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rough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rning exercise management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ports; Extracurricular exercise; Morning exercises; Management mode; Big data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提出了“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这样一个总的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学校体育的机制和体制,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在学生健康体质和生活习惯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早锻炼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担当了重要角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等文件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将早操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一票否决性”指标[1]。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一直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体育生活与体质健康促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自20世紀80年代教育部颁布《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规定大学生必须出早锻炼以来,全国很多高校都坚持执行,像东南大学从1916年首先开设的体育专修科中就规定了晨起后一律做米勒氏呼吸操,这就是东南大学早锻炼的雏形。在2016年5月6日,中国体育报发表了“大学生出操存废之辨”一文中的几个观点很值得我们深思。充分表明许多高校领导对于体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在完善学生人格方面的认识还需要提高。
2014年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东南大学以《长期坚持早锻炼制度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题,介绍了该校建校百年坚持早锻炼制度的经验。该校体育部主任蔡晓波介绍了学校把抓学生早锻炼教育与管理提高到育人的高度去认识,使其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窗口,成为整顿校风、严格校纪的抓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突破口,成为建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切入点。延安大学早操制度也已开展了70余年,延安大学从创建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学生早操。该校学工部部长韩卿元说,延大坚持早操的传统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且优化了学风和校风,形成了校园的早起床、早操、吃早餐、早读、不迟到、早睡等“六早”文化现象。可见,早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观念,促进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还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1 先进、科学的管理创新模式
任何管理模式的运行以及管理手段的实施都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是管理制度、方法等要素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是工作运转的有效保障。
1.1 早锻炼激励和减免机制
科学管理制度的推进和实施要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来激发主体的能动性,早锻炼制度就是通过激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对那些有突出表现的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支持。如对参加省市体育竞赛的运动员、参加校运动会的团体操表演的学生等给予相应的早锻炼减免。对不能参与早锻炼活动,如体育保健班学生,因伤、病等原因影响参加早锻炼者等予以相应减免。
奖励办法:对参加省市体育竞赛的运动员给予一定的早操减免,减免的次数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情况而定;对参加校运动会的团体操表演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早操减免,减免次数由负责团体操表演的教师决定。
减免办法:体育保健班学生能否参加早操或减免次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凡因伤、病等原因影响参加早操者,必须由本人提供学校指定医院出示的证明、病历等相关材料,经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签署相关意见)和体育任课教师核实后,由体育部酌情处理。相关材料须在突发情况发生后10日内提交;因公参加学校竞赛等活动影响早操的学生提供相关证明后,根据参加活动的具体时间给予一定的减免。
1.2 早锻炼应急和预警机制
通过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在遇雨雪、雾霾等不可控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及时通过广播、网站、官方微信平台和官方邮件等方式进行信息传达,确保学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另外,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那些可能早锻炼不合格的学生进行预警,及时通知到学生,督促、提醒学生完成锻炼任务。
1.3 早锻炼管理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科学的、系统的、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平台是早锻炼公平、公正、先进、有效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的数据处理、早锻炼数据查询和体育成绩处理构建一套完善的早锻炼管理系统,还可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网站扩大信息发布的渠道,并加强对学生的服务。
早操管理系统是由本校自行开发的一套早操数据处理、早操数据查询和体育成绩处理的系统。学生的早操次数可通过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和南京邮电大学学生事物中心微信平台2个端口进行查询并可发布相关信息,扩大了学生查询早操数据和信息发布的途径,体育部网站、校园广播、邮件、爱服社团等也是早操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
2 创新管理实施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协同管理
各级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要与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青少年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早锻炼作为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重要途径,学校领導要建立健全早锻炼的联动机制。
2.2 强化宣传和引导
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体育锻炼环境则是校园人群体育锻炼的基础条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群体育锻炼行为[4]。学生对早锻炼制度和健康锻炼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因此学校相关部门要从早锻炼的不同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其次,有效利用数据平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早锻炼氛围;再次,加强对早锻炼不合规学生的监督、管理和引导;最后,学院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督促、教育和引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5]”。
3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人员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最终形成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的早锻炼创新管理模式。早锻炼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既打造了大数据信息管理的平台,同时也构建了全新的早锻炼管理模式。早锻炼作为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需要协同各部门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和引导,构建一套科学的、先进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全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淑君.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 陶成武.“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6(1):3.
[3] 俞皓天,汪晓赞.中美基础教育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4):74.
[4] 黄越,吴亚婷.高校健康教育路径选择[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3):281.
[5] 刘佳.社会资本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长效机制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3):136-140.
[6] 王涛.山西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管理现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7] 赵菁菁,张冬梅.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2):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