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的融合,这不仅仅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也产生不利的一面。鉴于此,本文通过将国有企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针对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让国有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人才培养
引言
从党建的工作属性来看,呈现出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国有企业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是循序渐进的,两者之间契合程度相对较高,且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有一定标准和制度,属于自身完善性较强的特殊性质工作,此种特征的存在能够良好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目前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的融合,不仅仅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也产生不利的一面。鉴于此,本文通过将国有企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针对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让国有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1.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探索人才的路径
(1)从人才培养的方面来看,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人才及时的发掘和探索,此方面通过党建工作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可以更好的实现目标。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于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相应的范围和主要的职责等等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对人才的选拔和人才的使用等等进行统一的规范,为国有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人才的选拔产生极大的便捷性。
(2)在對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可以将优秀人才库进行全面的构建,以此来保障人才梯队的合理性。党建工作能够将国有企业中不同专业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及时的调动起来,为企业的人才选拔构建出最好的环境。此外在对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能够依照国有企业的现实运营和生产的需求等,将业务能力相对较强的职工选拔到管理团队当中,以此来构建出合理和能力互补的国有企业管理团队。
(3)党建工作在对人才进行选拔的期间,能够使用党组织将人才选拔设定为活动的课题,依照课题的特殊性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让国有企业当中年轻的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此种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企业的员工生活,还能够对党建工作的现实需求有效的满足,还有就是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员工的综合素养等等方面全方位的测评,而后依照测评的结果来对青年员工的认知和潜力,以及职业思想等等方面特征掌握以后,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1.2培养人才
目前党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对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的期间,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专业的方面,还要针对职工的思想进行培养。从思想的培养来看,这是党建工作优势最大的方面,党建工作不仅仅能够直接的参与到党组织在对人才培养和引进过程中,所需要的适用性强的方式和标准,来对人才的思想构成有效的培养,同时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要特别的注意要构建出良好的标准和要求,将培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定位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还能够将服务一线的特殊和基层的岗位人才作为标杆,让其成为人才培养的标准。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策略
2.1从平台机制入手
在对员工自由发展的优质平台构建以后,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充分的吸引更多的员工,让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可以通过定期的方式,来组织开展技术技能比武或者是青年文明号等等活动,让企业中的青年员工能够有展现自身的平台,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除此以外,国有企业还可以组织与企业文化背景紧密相联系的培训内容,或者是交流和轮岗以及观摩学习等等活动,让企业当中的青年员工自身工作的责任感不断的增强,在参与此类活动的期间,全方位的对青年员工发展的情况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情况掌握。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党委要充分的重视工会和团委的作用性,通过工会和团委将企业的凝聚力提升,进而在对团队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2从企业文化背景入手
企业特有的文化作为统一企业内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在奠定企业良好形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企业的党组织首先要从岗前培训的角度出发,重点针对青年员工这一对象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工作,促使企业内部所有青年员工对所在企业的文化背景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除此之外,扩散企业先进文化以及党建文化企业,向所有员工宣传,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凝聚成一种精神层次的企业文化背景。然后使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开发部分具有文化意义的员工活动,让员工能够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无条件认同企业文化,只有认同了企业,才能够真正将自己融入企业的发展中,自己即代表企业,形成一种与所在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状态。
2.3做好党的基础建设工作
从国有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来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方面就是要将工作的核心定位为全能型的人才储备,此方面工作的实施可以从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引进和招募。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全能型的人才自身有着较强的独立思想,且往往不容易受到传统制度的局限性,自身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强。但是现阶段很多的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新的员工思想水平和个人价值理念等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完善度不够的情况,特别容易因外部的因素所影响,进而改变自身的价值理念。因此国有企业的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通过党建工作的思政教育,能够让企业内部的员工全面的学习先进和创新的理论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明辨是非能力,让员工在遇到问题以后能够使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恰当的处理,同时在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以后,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除此以外,还能够将员工的特长和优势进行充分的激发出来,对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全部力量。
3.结语
总体来讲,党建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向前推进产生了巨大的源动力,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从党建的方面来看,是需要长时间投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的融合,能够让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更多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友海.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8,11(4):176-177.
[2]陈伟.国有企业政工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探析[J].环球市场,2017,3(7):210-211.
[3]罗君,万卫华.围绕人才培养主线提升高校党组织工作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3(9):165-166.
[4]刘大洪,李淑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协同发展路径初探[J].科教文汇旬刊,2020,4(1):97-98.
[5]陈文琴.关于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问题的探索与尝试[J].今日湖北旬刊,2018,4(2):105-107.
作者简介:刘印(1987.06-),男,汉族,河南夏邑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干部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