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明 胡雅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园区特色,培育优势产业,探索“专、精、特、新”的产业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园区发展道路。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4%,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这是雨花经开区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在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形势下,雨花经开区逆势上扬,领跑湖南工业园区,彰显出园区良好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艰难的探索
在长沙,从体量上来看,雨花经开区无论如何都难以引人注目。在长沙市10个开发区中,2002年成立的雨花经开区是建成时间最短、区域面积最小的。
放眼湖南省,14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67个省级开发区和29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加上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化两个千亿产业集群,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4个千亿产业园区,以及2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可谓强手如云,百舸争流。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全省134个园区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中,雨花经开区脱颖而出,名列全省省级园区第一,成为湖南工业园区的领跑者。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连续5年排名第一。
其实,成名之前的雨花经开区是经历过艰难探索历程的。2002年,当雨花经开区成立时,长沙市“四区十园”的开发区建设格局已经成型。在长沙市区,雨花经开区东边、西边和北边分别是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和望城经开区,都是国家级开发区。三面夹击之下,先天不足的雨花经开区从一开始就在思考如何突出重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建园之初,园区命名为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以环保产业和工程机械为园区建设主导产业。其设想一是抢抓当时热门的环保产业,二是依托长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巨头,发展配套产业。可由于竞争力较弱,园区招商引资选择余地不大,往往“捡到篮子都是菜”,引进的一些企业技术含量不高、产能过剩、业态落后。设想中的工程机械配套产业,既难以做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又无法达成相应的产业体量,还不能满足长沙市城市功能转型的需求。园区建设逐渐暴露出产业粗放、能耗较高、集约化不高、前瞻性较弱、同质化明显等劣势。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集约化低、园区空间规划无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面对困境,园区决定转型发展。首先更改开发区的名称,将原来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更名为雨花经济开发区,解放思想,因地制宜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明确了园区發展方向后,雨花经开区毅然舍弃了前期给园区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部分产业,推动环保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淘汰小规模的传统工程机械企业,大力发展细分领域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形成特色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和传感器件产业。在园区运作上,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启动“腾笼换鸟”工程,将淘汰的产能外迁,为先进制造业腾出发展空间。
园区转型,带来的必然是阵痛。园区内原有一家上市企业,每年产值很高,税收也比较可观。但是,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开发区耐心地做企业工作,帮助企业将生产基地外移到合适的地方。企业外迁后,原厂区重新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园区产业结构的问题,还为该企业带来了原主营业务之外的服务性收益。
经过多年努力,雨花经开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主导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含传感器)特色产业,依托“一主一特”产业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区。
蛰伏后的腾飞
人类进入汽车文明后,汽车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龙头产业,各地开发区对此十分青睐,园区间招商引资竞争激烈。雨花经开区自然无法与其他园区在汽车产业进行全面竞争,要想在汽车产业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另辟蹊径。在充分论证、科学研判后,雨花经开区将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
就这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纳入雨花经开区的视野。当时,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比亚迪汽车亟需在全球进行研发、生产和渠道建设的布局。在整体收购湖南美的客车的基础上,比亚迪设立了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雨花经开区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专门班子与比亚迪公司对接,以满满的诚心、实在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打动了比亚迪公司。200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落户雨花经开区。一年后,全球第一款纯电动大巴比亚迪K9在长沙雨花比亚迪下线,长沙随之成为比亚迪电动客车的全球制造中心。2019年,长沙雨花比亚迪产值达325亿元,产值占园区经济总量85%。
受惠于比亚迪汽车的落地和投产,围绕比亚迪汽车这一主导产业,雨花经开区衍生出了更多上下游配套产业。同时,还带动了园区内原有的汽车上游厂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园区内湖南晓光模具就是在比亚迪公司的带动下,通过大力发展汽车模具业务实现飞速发展。目前,晓光模具与奔驰、宝马等世界驰名汽车厂商结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奠定其在汽车产业链中汽车模具细分领域的地位。
在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这个主导产业的同时,雨花经开区积极培育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和传感器件这一特色产业。2013年,雨花经开区在全省园区率先提出将智能机器人产业作为园区的特色产业,成立和引进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湖南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两大研发机构,为园区智能机器人产业提供研发和人才智力支持。园区引进培育的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铸造设备占领了一汽、东风、潍柴、云内等内燃机厂家一半以上的市场。与北汽合作研发了国内第一条汽车柔性生产线,实现在同一条汽车生产线上能生产不同车型的汽车,为汽车厂商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2015年,省政府授予雨花经开区“湖南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称号。目前,雨花经开区引进和培育了机器人企业215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长步道是雨花经开区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含传感器)特色产业中传感器件的龙头企业,长步道专注于中高端光学镜头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已形成全系列的中高端工定光学镜头生产能力。长步道2018年7月被雨花经开区引进,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4575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8000萬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影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以上。长步道公司极具成长性,是国内机器视觉工业镜头综合领先企业,在细分市场内已具备和国际领先企业同台竞技水准,是名副其实的光学领域“小巨人”。雨花经开区根据自身特点,坚持“专、精、特、小”的发展定位,培育和引进了一些行业细分领域有很强竞争力和很好成长性的特色产业和企业,园区培养了大族激光、长步道、唐智科技等一批“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命运共同体”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雨花经开区从一开始就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园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雨花经开区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在为园区企业服务中,推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工作方法,从知识产权、资金超市、人才家园、生活配套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大族激光作为我国激光设备的龙头企业,在世界激光企业排名第二位。雨花经开区引进大族激光,既可使湖南在激光智能装备制造业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又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大族激光还是雨花经开区培育产业链过程中重要的建链、补链、强链项目。从2014年第一次前往深圳登门拜访,到2018年6月份项目落地,4年来雨花经开区先后56次赴深圳拜访大族,上门招商。
出于对内地营商环境的担心,刚开始大族激光投产一款产品“试水”。然而一进驻园区,大族激光彻底放下心来。9号工厂仅37天即建成投产、10号工厂仅20天就建成投产。标准化厂房和大族位于深圳的厂房一模一样,连所用的工业风扇都是同一品牌。厂房用电功率不够,7天解决,移动信号不好,园区干部上门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问题……放下心来的大族激光很快把产品从1款增加为6款,今年又有两款新品在园区投产。
今年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业都面临巨大压力。疫情刚缓解,雨花经开区就安排50余趟次大巴到湘西、湘南等地为园区内企业接回员工。在湖北解禁当天便安排5趟大巴车奔赴湖北地区为园区企业接回员工。与此同时,经开区趁着沿海地区还没复工复产的空档期,组织招聘小分队前往全省各地,走村串户式招工招聘,为园区企业招聘到产业工人3000多人。
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雨花经开区今年上半年创造性开展“四个一百”竞赛活动为企业提气鼓劲。“四个一百”即选派一百名干部、联点一百家企业、推进一百个项目、大干一百天。一名干部重点服务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实现扁平化服务,企业的忧心事、烦心事,驻企联络员全部包干解决。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在园区服务平台中提交的364个问题,已解决339个,解决率93%。
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雨花经开区将人文关怀纳入营商环境建设中,倡导建设园区“命运共同体”,大力促进园区、街道、社区、学校、企业、驻园单位间相互沟通交流,打造“有温度”的园区。长步道正式入驻雨花经开区后,外地员工子女入学成了问题。为了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园区第一时间成立帮扶小组,为企业特事特办,走访各个学校寻求解决办法,最终顺利为长步道公司所有外地员工子女办理了入学手续。
当前,在湖南加快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浪潮中,雨花经开区正争当排头兵,全力以赴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和应用示范园区,不断开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