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景的家园表现

2020-11-23 01:50陶振兴
美术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青绿都市山水画

当我们面对一个躁动不安的世界,总渴望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给予我们慰籍的精神世界。所以对于画家来说,艺术语言并非仅仅是追求元气淋漓的笔墨,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去叩问现实,在感到迷惑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真正的归属,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园。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生活穿梭的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曾经的小桥流水,曾经的袅袅炊烟……都已经悄无声息地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山水图景中,直接表现生活中的家园,画面中都是林立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没有树木河流,没有白云蓝天。画面虽然新颖,却总是感觉莫名的压抑而让人只想逃离,那时我画出的只是身边真实的家园。在我上一阶段的《城市山水》系列作品中,表现的是我对现代都市的感受与反思,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林立的高楼,都是我最喜欢表现的事物,即便是都市的喧嚣与繁闹,我也进行了现代性张力的表现。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我不想再追求当代生活的表象,而是更为深刻地反思什么是当代人真正需要的处境,什么是当下最美的现实。所以,我才重新在林泉之间游走,期待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悟得生命的真谛。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言:“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而现在的生活不单单有尘嚣缰锁,还有病毒、雾霾,悲也!叹也!于是近些年来,我的山水作品开始涉足青绿,探寻山水画最初形态的价值,也就是从山水画的滥觞时期出发,重新拓展山水画的语言。我不想概念化、程式化地借鉴古人的画法,而有意于借古开今,用青绿山水这一最为古意的绘画方式,切入了当下我们最为关注的现实。我喜欢如同纪念碑般耸立于天地之间的崇山峻岭,也喜欢郁郁葱葱、茂林修竹的田园景色。我想营造的是一个我们理想中的、形而上的精神家园,是生命中最想要回归的乐土。我无意营造一个唯美的世界,而是想通过心中家园山水的描绘来对现实处境进行思考。而当我们在现实中环顾四周,看到的是田园荒芜,涸泽而渔,本真的自然已经被现代人的欲望和贪婪所染指,被一抹灰色雾霾所笼罩,已经再难见到青山绿水。所以画中的世界才是我们内心最期望的现实,而这恰恰又是现实中最为缺失的部分。

自己以墨彩山水作为表现形式,追求苍茫神秘与浑厚大气的意境,以巩义邙岭作为自己的绘画原点,以点线面、黑白灰、水墨、色彩等因素组织画面,既注意透视,又不拘泥于透视,注重构图的开合气势,描写自己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想,通过用笔的浓淡、干湿、疏密、松紧来进行勾皴。画面采用或神秘、或清丽、或厚重、或淡雅的主观色彩配置,我开始从对都市现实生活的描绘转向对自己梦想家园的描绘。在我的很多作品中,并没有抛弃当下,而是既有的现实家园的描绘,又有对自己理想家园的融合。我不想囿于传统的某一皴法,而是从自己画面的需要出发,从传统中突出重围,表现心中的家园山水,摆脱了以往水墨城市的沉闷和灰暗,走向了自然与神秘。逐渐努力在作品中表现空气的清新,或触摸高天流云的律动,或聆听清泉流动的叮当,或感受不绝如缕的花香。牧人晚归,雁阵成行,是现实中的家园?还是理想中的大自然?笔下山川尽是家园情愫的浓缩与升华。

有位恩师曾经给我讲过:“真正打动心灵的山水,是酝酿在灵魂深处的山水,自然中找不到。”我以青绿、秋水、山色、阳光、晚风、晨雾和天籁等作为自己表达的主题,来倾诉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从而使绘画从写物之表转向画家心灵的安顿,这应该才是我对自己梦想家园的描绘与诉说吧。

陶振兴

1984年出生于河南滑縣。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师从邬建教授。2019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方向博士生,师从薛亮先生。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副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研究生艺术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重彩画学会会员。作品入选文化部第十二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三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全国第六届画院作品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等全国性美术展览。作品被炎黄美术馆、人美美术馆、郑州市政府等单位收藏。

猜你喜欢
青绿都市山水画
仙境烟台,只此青绿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大千世界 磅礴浑厚
仇英:青绿山水最后的盛世
青绿与水墨的融合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