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玥影
摘 要:技术赋权极大地降低了受众传递信息和发表观点的门槛,同时也为政府和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任何一个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发性公共事件都能够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并且形成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民间舆论场。该舆论场一旦失控,不仅会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情况,探讨疫情期间舆论引导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引导;疫情;主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0-0010-03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舆论引导观念
(一)坚持党性原则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必须时刻跟随党的引领,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与主旋律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媒体应该密切关注包括局部调整、大政方针等在内的党的最新情况,深入透彻地理解其真实内涵,及时响应党的号召,对报道方向、报道主题等进行调整,从信息源入手改变舆论风向,从而进行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媒体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与国家形象密不可分,在开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媒体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相关制度要求,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迅速及时地报道党的最新动态,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的固化思维,以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1];同时,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底线思维和责任意识,在传递和报道党的方针政策前,必须充分考虑到此次报道可能引发的影响和舆论倾向,提前做好后续工作的相关准备。在报道的过程中,要选择恰当、正确的角度进行切入,以实现相关政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报道完成后,要密切关注受众对大政方针的了解情况和接受程度,将舆论走向纳入可控范围,一旦引发负面影响,能短时间内进行相关的补救。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能够更加直接地监督政府工作和发表不同意见。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了解人民的诉求,倾听人民的声音,只有围绕人民这个中心展开相关的媒体工作,才能準确地把握舆论走向。一方面,媒体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发声渠道,也是人民的反映平台,媒体在新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体现人民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和“主角地位”,即把人民作为新闻事业的 “主人”,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的 “主体”,作为新闻的“主角”,让人民群众在新闻工作中真正体会到存在感与获得感[2];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繁荣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高效、迅捷,很多社会事件刚一发生,便会在短时间内人尽皆知,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响。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该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支持公众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广泛了解社会上的舆论倾向,打通民意传递的渠道。同时,新闻媒体要时刻关注人民需求的变化。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传受双方地位的转变,受众需求随之改变,受众的认知层面不再停留在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关注事件发生的深层次诱因和因此带来的社会影响,不仅需要简单地叙述和人文关怀,更要注重理性思考。新闻媒体应该根据人民需求的变化,及时改变报道策略、报道主题和报道方式,传递人民想要了解的信息。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新闻采集、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媒体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严守职业道德,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灵活应对遇到的突发情况,不造谣、不传谣、及时辟谣,将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同时,新闻媒体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在选择报道角度和报道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此次报道的价值导向是否正确,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否正面,引发的舆论走向是否可控。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具备全局意识、政治意识和价值意识,在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用规范、严谨的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舆论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四)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强化正面宣传。一方面,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将新闻事业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开展的新闻工作必须紧跟社会主义主旋律,坚定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结合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把握主流宣传思路,增强思想防护意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注重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疫情信息传播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
(一)舆论引导要抢占先机
当前媒体所面临的竞争不再仅限于行业内的竞争,还存在着与受众之间的“时间战”。如何更好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期间进行舆论引导,抢占先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备普通人所没有的职业优势和新闻敏感,能够在疫情期间迅速奔赴一线,深入各大社区、医院了解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能够与患者沟通了解治疗的真实状态,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编辑,随时向社会公众更新疫情防控的新态势。新闻媒体所具备的这一优势能够缩短受众与事实的时空距离,其真实严谨的权威发布能够缓解公众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民间舆论场的混乱,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进行;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由于人心不稳,部分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团体会在媒体报道之前,蓄意散播谣言,引起社会上的恐慌情绪,造成舆论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即使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辟谣、澄清,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舆论走向,甚至还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怀疑媒体补救工作的用意和真实性。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媒体抢占报道先机的同时,也必须随时做好应对谣言的准备,抢占辟谣工作的先机,以降低谣言对舆论走向的负面影响。
(二)舆论引导要充分考虑受众需求
媒体的作用是将新近出現的信息和事件,真实客观地传递给受众,受众需求是媒介机构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众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疫情信息与受众生活关系密切,受众迫切地想要知道疫情发展和防控的最新情况,基于受众恐慌焦虑的情绪,难免会出现舆论波动,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充分体谅受众的不安心理,及时、客观、严谨地把疫情防控的进展和病患的治疗情况告知公众,以安抚公众紧张、急切的情绪,稳定民间舆论场;另一方面,媒体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以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避免因采取不当措施带来的舆论压力。在此次疫情信息传播期间,一些媒体没有充分分析受众的真实需求,盲目跟风,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的“牺牲式”报道。这些“牺牲式”报道抓住了受众普遍具有的“英雄崇拜”情节,试图用打“感情牌”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共鸣。但随着传受双方地位发生变化,受众自身成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同时,对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强调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更注重理性思考,这种“比惨式牺牲”不再符合受众期待,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媒体专业能力和报道用意的质疑,还给政府和新闻媒体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三)舆论引导要把握尺度
各大媒体平台在疫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报道尺度,在确保将真实情况传递给公众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该报道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和舆论走向。一方面,在疫情报道中要注意及时、有效。因疫情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大,必须全天候跟进疫情发展的情况,采用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多种传播形式,及时有效地将疫情信息进行发布,保障受众接受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避免受众因未知全貌而引发的舆论混乱;另一方面,疫情信息传播要注意因人而异。媒体应避免疫情信息的一味灌输,这些不同渠道、不同类别的海量信息容易扰乱受众的思维,引发受众的质疑,必须把各类型的疫情信息进行整合,从政治、学术、社会等不同角度进行传播,不同知识背景和认知层面的受众可以有针对、有选择地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同时,媒体在面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负面舆论时,应注意力度。媒体应该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了解受众的真实看法和意图,针对受众不解的地方深入剖析,针对受众误解的地方迅速澄清,不能不分实际情况就盲目地采取“一刀切”式的删帖或屏蔽言论,否则,可能导致再生舆情,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形象[3]。
(四)舆论引导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在公众的认知中,主流媒体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官方符号,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一方面,主流媒体因其性质特殊,对受众具有其他媒体远不可比拟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在进行疫情报道时,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受众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疫情的新进展进行多方求证,严谨、慎重地完成每一次疫情报道。主流媒体的信息一旦出错,不仅会引发受众的恐慌,造成负面舆情,还要面临难度极大的信息澄清和舆论纠偏工作,因此,主流媒体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自律;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的构建,充分利用微博、直播、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实现不同受众层的全面覆盖,打通舆论消息双向传递的通道,保证疫情期间各群体都能够及时、有效地接收到防控信息和最新政策,避免因官方消息不通而引起受众的激烈反应。同时,主流媒体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主流媒体的良好品牌形象,在舆论引导中逐渐占据主要位置,官方网络平台应该和个人网络平台建立连接,主流媒体需要实现舆论信息的交流互通,尊重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并鼓励网民开展舆论信息讨论,挖掘舆论信息的潜在价值[4]。
三、结 语
在疫情攻坚时期,舆论引导工作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离不开各媒体的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和公众迫切求知的心理,及时、客观、公正地将疫情信息传递给受众,抢占信息发布和舆论纠偏的先机。同时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疫情信息输入,从信息源、传播内容、传播平台等各个阶段入手稳定民间舆论场,避免因疫情信息传播不当造成的舆论动荡。即使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已经因报道不当出现过负面舆情,但是在政府、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配合下,疫情舆论引导工作会更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舒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舆论引导原则方法与创新途径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33+35.
[2]郑保卫,张喆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与实践价值[J].新闻与写作,2019(10):5-14.
[3]邓志强.重大疫情舆论引导要遵循“时度效”三字诀[N].中国社会报,2020-03-23(004).
[4]郭航.浅析新时代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网络舆论[N].中国产经新闻,2019-12-13(002).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