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追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文萃报》推出了纪念抗美援朝系列报道,从9月到10月一共刊出6期,史料中挖掘出精彩故事,战事中谱写出英雄赞歌,给人振奋、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评报员纷纷来信赞扬该策划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革命传统教育的精神营养大餐!
网络时代,新闻报道更新更快,报纸新闻如何避免内容同质化、扁平化,突出传统媒体的深度?《文萃报》的做法是选好角度、做好策划。今年的报道计划就将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列入重点,主编与责任编辑们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确定方案,在精心组织素材后,于国庆前后推出。
读者评报员文新华指出,该策划全方位、多维度地对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结局进行系统挖掘,让很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篇篇文章、字字句句、幅幅图片感天动地,震撼人心。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对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虽然从读小学起就零散接触过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烈士的英雄事迹片段,但读了《文萃报》的这组文章后,让读者更加深了对这场战争的全面系统了解和认识。
读者评报员言文杰来信说,认真读了系列报道文章,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如2966期14版“往事揭秘”栏目,《“月亮是中国人的”,志愿军夜战成美军梦魇》的文章,从几个方面,展现了志愿军几次成功夜战的案例,十分精彩,让美军只能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2967期“风云看台”栏目中,《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的战场故事》一文中,《冒着炮火将邱少云遗体抬下战场》和《上甘岭,最难的是几天几夜没水喝》等几篇短文,由老兵亲自讲述出来,真情实意,十分感人,让人肃然起敬。2968期“往事揭秘”栏目中,《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创造的战争神话》所选刊4篇文章,故事性强,集中体现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反复读来,爱不释手。2971期“风云看台”栏目中,《抗美援朝中的无名英雄》一文,很好地展现人民群众,不计个人得失,奋勇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
读者评报员谭裕湘来信指出,感谢《文萃报》为广大读者推出的6期系列史料,从当年海量的战地报道中精选这些有代表性的实例专版刊登,让我们重温历史,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课,把抗美援朝英烈为国献身的崇高品格和不朽精神,永远铭记于心,我深信万副歌喉唱不完抗美英雄伟绩,千支彩笔难描尽援朝战地风光。
读者评报员黄百强也来信说,看到《文萃报》推出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系列策划,我感到很高兴, 70年前,一穷二白的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仅凭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把他们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帝国主义接受现实开始谈判。这一仗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我尽管也是耄耋之人,从小听到的看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集體和个人的故事。《文萃报》纪念抗美援朝系列报道,不仅给我们老一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回顾课,更是对年轻一代特别是少年儿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对于老中青读者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全体国民回顾历史,不忘初心弘扬革命精神,在这一点上《文萃报》发挥了正能量,向读者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