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季重磅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落下帷幕,“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凭借他们小众、高级、逻辑严谨又激情四射的音乐捧得了冠军奖杯。实际上,这支乐队夺冠丝毫不出意外,他们在第一期现身赛场时,就因为声称“我们是来提高节目档次的”上过热搜。
为何“狂傲”至此?原因很简单:他们读书。
在节目花絮中,主唱华东就被编导“捉到”过在候场时争分夺秒读书。他读的是一本300多页的大部头纸质书,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被问“预计多久看完”,他说:“已经看完一遍了。”
这样的乐队,不赢都说不过去。
纸质阅读的另一个名场面发生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凶猛的春季。在武汉的一所方舱医院里,记者无意中拍到了一位年轻的病人,他靠在病床上,读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这位被誉为“清流哥”的读书人身份曝光,原来他是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博士后。
所谓“清流”不过是,人人刷手机时,你在读纸质书。
从2018年7月至今,北京一位叫朱利伟的出版社编辑在她的通勤途中,拍摄了数百个在地铁上读书的人。他们读的书,有名著《罪与罚》和《刀锋》,有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也有冷门的专业书。朱利伟说:“不管他们在读什么,他们手里的书好像都在发着光。”
网友齐呼:“看得热泪盈眶,原来这么多爱书人。”
这些年里,我们听了太多“纸书已走向没落”“纸书终将被电子书取代”一类的论断。够够的了。不新鲜了。是的,没有人挡得住时代的大势,但在任何大势中,都有微小的支流与回流。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份与纸质书刊道别的时间表,所以,不必代人发声,人类对纸质书籍的刻骨情感,自不是十年八年的时光可以销蝕磨灭。
当然,毕竟,时代不同了。
如果说从前的纸质阅读是一种全民性质的朴素刚需,那么,现在的你,需要的或许是调整一下角度,换一种战略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接近当下的纸质阅读。你告诉自己,热爱这件事是没那么容易转移的,相比铺天盖地的电子读物,我最多不过是稍微提高一点点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成本,把那些装帧精美的纸质书和纸质杂志当成一种相对稀缺的奢侈品去爱,总可以吧。
它们当得起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