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1例报告

2020-11-23 07:19:46路爱军董春霞赵倩倩曹秉振胡怀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肌麻痹进行性肌纤维

路爱军,董春霞,赵倩倩,曹秉振,胡怀强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是一种以散发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的线粒体疾病[1]。研究认为,mtDNA单一大片段缺失是散发性CPEO主要突变形式[2],相关病例报道较少。现将1例表现为肌肉线粒体基因单一大片段缺失所致的CPEO患者报道如下。

1 病例患者,男,22岁,学生,因“进行性吞咽呛咳15年,眼睑下垂、 复视伴四肢无力12年”于2018年2月入院。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呛咳;12年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双眼上睑下垂,伴复视,快走或跑步时易疲劳,于当地某医院予以手术矫正,此后双眼睑下垂症状基本固定无改变,视物重影一直存在;5年前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考虑动眼神经麻痹(具体治疗不详);4年前出现跑步不能,快走仅能坚持200 m左右;2年前出现言语笨拙,构音欠清,未予特殊治疗。发病过程中上述症状无晨轻暮重,无行走不稳、肢体抽搐、大小便障碍,无心慌、胸闷。既往体健,足月顺产,生长、智能发育正常。父母体健,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和传染性疾病史。查体:体温36.2 ℃,心率72次/min,呼吸14次/min,BP 115/65 mmHg(1 mmHg=0.133 kPa),青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消瘦,颈部细长,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构音欠清晰,双眼内收、外展、上视、下视均受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余颅神经检查无异常。抬头力弱,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均未叩出,病理征阴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Romberg征阴性,深浅感觉无明显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296.8 IU/L(24~194 IU/L)、乳酸5.50 mmol/L(0.7~2.0 mmol/L) 、同型半胱氨酸44.89 μmmol/L(0~15 μmmol/L)、叶酸2.73 μg/L(>3 μg/L)、维生素B12198 ng/L(180~914 ng/L);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生化、甲状腺功能、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乙酰胆碱酯酶抗体均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阴性。ECG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彩超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甲状腺、胸腺未见异常;EMG示所检肌肉呈肌源性损害,重复神经电刺激未见异常改变;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经患者同意于局麻下行肱二头肌活检,HE染色可见多个肌束,肌纤维大小不等,散在小圆纤维,可见较多肌膜下呈紫红色肌纤维,其胞浆内有不规则裂隙或小空泡(图1A);MGT染色可见较多散在分布的破碎红纤维(RRF)(图1B);NADH示两型肌纤维分布大致正常,部分肌纤维肌膜下NADH酶活性增高;COX染色见部分肌纤维COX酶缺失(图1C、图1D);ORO、PAS染色未见特征性改变。当时经患者同意,采血行明睿_focus_线粒体基因组检测,检测了线粒体全基因的16 569个位点,在已报道明确致病的66种突变中未发现异常。2019年10月取患者的肌肉行金准_focus_线粒体基因组检测,检测了该样本线粒体全基因的16 569个位点,在已报道明确致病的89种突变中未发现异常;但该样本在线粒体基因组发现大片段缺失突变,缺失区域为chrM:8482-13446(图2)。因患者家庭原因,没有采集到患者父母的血液标本,未能行基因的家系验证。

图1 肱二头肌活检。HE及MGT染色可见散在的破碎红肌纤维,COX染色见部分肌纤维COX酶缺失。A:HE染色(×400);B:MGT染色(×400);C:COX染色(×100);D:COX染色(×400)

图2 骨骼肌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患者存在chrM:8482-13446大片段缺失突变

2 讨论CPEO可见于任何年龄,30岁前起病多见[3],多呈散发性,常以上睑下垂首发,个别患者首发症状为复视、不耐受疲劳,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上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不耐受疲劳和肢体近端无力。因双侧眼外肌基本对称性麻痹,而且病情进展缓慢,各眼外肌多出现均衡代偿,大多数患者无复视症状[4]。构音障碍在CPEO报道中少见。本例患者儿童期起病,以吞咽障碍首发,继而出现眼睑下垂、复视,伴有不耐受疲劳,并呈进行性加重,后出现构音障碍。研究表明,mtDNA单一大片段缺失是散发性CPEO主要突变形式,但缺失片段长度与临床表型无显著相关性[2], mtDNA点突变或nDNA突变也可引起该病[5]。本例患者EDTA全血基因检测mtDNA未发现异常。mtDNA具有异质性和有丝分离性,即野生型和突变型mtDNA可存在于同一类细胞中,但随细胞分裂而分配到不同细胞,最终可能达到同质性,分裂旺盛的细胞如血细胞往往有排斥突变型mtDNA的趋势[6],最终导致在外周血细胞中只有野生型或仅有少量的突变型mtDNA。Schon等[7]研究发现,半数CPEO患者的骨骼肌细胞中有mtDNA基因缺失,缺失片段在1.3~7.6 kb之间,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有5 kb的缺失,缺失的起点是第8 483位碱基,终点在13 459位,共有4 977 bp,称之为“共有缺失”。为此,又对患者的骨骼肌进行了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发现患者骨骼肌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大片缺失突变,缺失区域为chrM:8482-13446,与文献报道的较一致[7]。

骨骼肌活检是诊断线粒体病的重要方法。RRF是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后大量线粒体反应性增生聚集所致,是线粒体疾病最典型的病理表现[8]。在儿童患者中COX阴性纤维可能比RRF更多,或者可能是肌肉活检中唯一的异常[9]。由于CPEO伴肌无力患者四肢和躯干肌肉受累相对较轻,肌活检有时不能发现RRF,这种情况下发现COX缺失纤维对CPEO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该患者肌肉活检病理既有RRF,又有大量COX缺失的肌纤维,纵断面可见在同一个肌纤维内COX成灶性缺失,组织病理符合CPEO的病理特点。

CPEO的早期诊断误诊率较高,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临床常表现为眼外肌麻痹的重症肌无力、Kearns-Sayre综合征、眼咽肌型营养不良等疾病鉴别。重症肌无力可伴有复视,呈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明显升高,重复神经电刺激动作电位波幅递减,且低频刺激递减程度在10%以上、高频刺激递减程度在30%以上,胸腺CT可见胸腺增生、肥大或肿瘤。KSS是线粒体病的一种亚型,多在20 岁以前发病,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常伴有心脏传导阻滞、小脑性共济失调,还可有身材矮小、神经性耳聋、智力减退等[10]。眼咽肌型营养不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40岁以后起病,咽喉肌症状突出,伴眼外肌麻痹,肌活检、基因检测可以与线粒体病相鉴别。因此,临床怀疑本病时应尽早行肌肉活检,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是线粒体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基因检测是其诊断的金标准[11]。在标本的选择中肌肉组织优于血液,单纯的血液基因检测未发现异常并不能除外该疾病。基于临床表现及骨骼肌病理检查,选择合适的标本组织,有助于线粒体病相关nDNA和mtDNA的基因检测,可从不同水平对线粒体病予以诊断。目前国内对mtDNA单一大片段缺失所致线粒体病患者的报道较少,尚缺乏系统性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猜你喜欢
肌麻痹进行性肌纤维
226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4
更正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告
医学信息(2018年5期)2018-04-20 11:03:20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
荆芥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