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梦宇
预算管理贯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始终。预算管理中各个环节反映了事业单位履职效率。近年来,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财政收支更加规范和严谨,使预算管理更为重要[1]。但当前预算管理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坚持绩效导向、依法理财、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的原则。
围绕单位职责目标,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指标和评价标准。做到指向明确、量化具体、准确清晰、先进科学,确保可衡量、可审核、可监控、可获取、可评价、可公开。绩效目标要简明扼要,明确政策预期目标和资金支出成效;评价标准要有明确的依据,增强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2]。
结合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近年预算执行情况,首先,充分细化现有预算项目,使之量化;其次,细化预算标准,对养护成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给出参考标准和计算方法;最后,重视专项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尤其是运营管理类和专项工程类项目,做到点面兼顾。
以河北某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为例,预算分解范围为当年预算批复资金,当年产生的经济业务应以预算分解文件为依据,所有支出事项的审批依据应以预算分解为基础。
首先,分部门、分项目做好资金分解工作。对使用部门而言,预算分解分为对基层单位、机关、单位统筹层面的预算预留资金;对项目划分而言,分为对日常公用经费、日常养护费和各专项项目的分解等;其次,做好调研。分解前要深入基层和机关,掌握资金实际需求。最后,资金分解到具体单位、部门,实际计划也应同时分解到单位、部门,在关键时间节点,必须按照预算执行进度要求完成相应的资金支付工作。
第一,抓好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落实。各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担负起预算执行责任,确定目标任务,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第二,强化专项工程项目台账式管理。专项工程类项目是预算执行的重点项目,其支出进度是省级财政部门核定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财政预算批复,逐一建立专项工程项目台账,加强项目调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支付进度。第三,建立预算执行月报制度。每月逐项分析预算执行情况,采取加快支付进度的举措。同时建立预算执行每季通报排名制度,与绩效挂钩,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第四,加强部门沟通,消除部门壁垒。建立协作机制,联通计划、采购、实施、验收、支付等各个环节,减少各环节间不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浪费。第五,依法依规完成支付。坚决杜绝以拨作支,虚列支出、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支付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和问责,全程留痕,依法依规支付预算资金。
预算绩效管理由指标设立、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等环节组成。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要严格落实“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建立预算绩效动态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考评机制,对投入、执行和结果进行全面考评,保证单位各项资金在预算执行中贴合发展目标、符合相关标准。
一是对预算执行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与反馈,奖优罚劣;二是指对绩效评价执行的情况进行反馈,不断完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预算管理优化要从预算编制、分解、执行、绩效评价这四方面入手,进行全过程预算管理,不断改善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实现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