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算绩效管理下高校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2020-11-23 21:22:49李霞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监督评估建设

文/李霞

近年来,部分高校存在内部经济管理条例不完善、财政决策民主程度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在教育市场的发展[1]。由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起点较低,整体管理环境相对较差,导致整体发展规划落实不到位、资源建设及整改出现的问题突出性较高、高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无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校内部控制整合。因此,在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对高校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建设进行研究,提升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以及专业信息流畅程度、辅助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全高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

一个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可以确保高校在教育市场可持续运行,实时关注教育市场的外部运营环境,及时评估高校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结合评估结果的权重数值科学地提出风险对应措施。因此,健全高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入手[2]:其一,建立高校风险评估小组,由高校管理者担任评估小组组长,由专业教师担任风险控制部门的负责管理人,在工作中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实施内部运营中出现较大风险的大数据评估。其二,建立高校风险评估机构,与高校合作企业建立联系,成立校企共同监督桥梁,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企业监督高校。同时也要开展基础教育工作,奠定机制稳定运行基础。其三,设置风险评估参数,当参数范围超过预期范围时,触发高校内部控制机制预警装置,由管理人员根据预警范围提出解决策略,提出控制中风险处理的建议及对策,降低高校出现内部控制风险时带来的损失,满足预算绩效管理背景对高校内部管理提出的要求。

二、完善高校内部监督模式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建设的规范制度,合理规划控制方法,实施中以预防措施为主,结合治理措施的应用,规避可能或预期出现的控制风险。内部控制活动应整体贯穿高校内部运营活动,将预发资金与预算资金两者动态化相互整合,以“高校经济预算管理”为监督模式的主要建设方向,加强信息技术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完成高校监督评价,达成整体控制信息化。其次,积极推进高校内部控制信息资源的对外公开,基于预算绩效管理提出的控制管理方法,采用云端数据处理技术对其实施控制流程的评估,并将评估流程及终端结果上传至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公共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最后,完善高校内部自身评价方式,定期实施自检工作,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中出现的监控薄弱环节,可根据监督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高校财政审计体系中,进而起到推动高校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作用。

三、明确划分内部控制岗位职责

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漏洞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分配中责任落实不明确。因此,要采用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方式,对各部门控制工作实施定期考评,同时成立高校的独立部门,用于实施监管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岗位设置中,按照工龄的长短、责任的分配方式及工作的具体流程,划分不同人员不同岗位职务。

在上述基础上,要将制衡机制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相融合,细化内部评价方式,定期检查高校实施的控制目标是否已按照规定达成,并给予员工绩效方面鼓励,提升高校内部在教育市场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程度,营造高校良好的内控氛围。严格遵循人才培养原则,对于有关人员定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内控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现内控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

四、结语

高校内部运营模式是确保其在教育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但可促进对人员的管理,而且可促进高校的基础设施管理。在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能力,有助于校园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加大该种高校内部控制模式的应用,在实践中整理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加以整改,为新时代高校的稳定发展提出更加有利的方案。

猜你喜欢
监督评估建设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监督宜“补”不宜“比”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