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晓燕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当今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正日渐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日趋全球化,突发事件在速度上和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增加。在国际上,西方国家称“突发事件”是一种性质特别紧迫的特殊的危险局势,它的发生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安与恐慌。在任何情况下发生该类重大事件,美国政府将提供援助挽救生命、确保公共财产安全。我国定义突发事件为突然发生的、迫在眉睫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须要采取特别的对抗措施才能平息维稳的事件或灾难。
由于轨道交通运营系统[1]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多任务的复杂系统,所发生的运营事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可根据突发事件对人和财产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及损失情况进行划分(见表1)。
表1 城轨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类别等级划分
除此以外,各城市运营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管理需求,各自行程不同的突发事件等级划分方法,将一般突发事件进一步根据中断运营时间和经济情况进行划分。
在城轨交通运输安全突发事件下,交通运输部门应承担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城轨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突发事件中应承担以下应急管理任务:
(1)承担组建城轨交通应急指挥机构任务,指导、协调、组织运营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及应对工作。(2)承担应急疏散保障方案的制定指导,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3)承担城轨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监督管理任务。(4)承担建立城轨交通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和联动机制。(5)承担指挥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调配工作。(6)参与城轨交通运营突发事故原因调查、研究与处理工作。(7)其他相关要求。
城轨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按规定组建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并承担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
应急组织机构在事件突发时是应急指挥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是日常应急体系建设和制度监督的中枢。城轨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应分别设置行业主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和企业应急管理机构。
各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指挥中心,应管办负责日常应急、预案管理、应急信息处理和培训等工作。其中,应急职守应根据城轨交通运营时间安排接警值班时间,记录并核对所接到事件定点、定时、事件预测状态等具体信息。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辖区内城轨交通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并结合现场工作实际,及时指导调整处置方案和计划。
省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牵头建立全省城市轨道运营防控保障系统,包括应急队伍的搭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规划制定等。
各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加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有相关经验的志愿者组建救援队伍,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对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应急知识培训,提升其应急救援能力,为突发事件应急奠定救援基础。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着应急抢险知识宣传、城轨交运营突发事件抢救、人员安全转移等任务。
应急物资的储备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救援成效,大量的安全物资储备能够有效缩短从灾害发生到救援结束的时间。各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在地方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储备城轨交通运营事故应急处置救援物资,实行以下的储备原则:社会与政府相结合、生产能力与实物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县级以上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应指导辖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编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并审核预定方案的可靠性、可实施性,保证应急预案能满足地方应急疏散需求。
基于情景分析的突发事件[2]预案构建是对事件风险性的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发生因素往往有3个方面:自然灾害、设备事故和社会事件。从情景构建出发,虚拟构建出典型案例,找出事件风险。
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风险分析主要分3步进行。首先是资料收集与分解,此阶段的要求是收集国内外十年以上的各类典型事件,根据国际、国内及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其次,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对事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发现共性,建立同类事件的逻辑结果;最后,按照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对所有事件优先级和重要度进行排序,筛选出共性最多的若干事件情景,提出本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情景草案,编写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因为它是应急响应的行为指导。有关部门需具备预案制定的步骤和章法,并且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将应急预案与风险管理及应急能力的动态适应性纳入评审内容,加强应急预案质量管理,为保证各级预案不冲突,预案编制过程中要紧扣上级预案指导,避免照搬照抄现象,达到上下级预案的有效呼应。
开展应急演练前,首先,组织方应明确参与应急演练的人员,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的演练应积极邀请社会公众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操纵性,也可以借助演练的效应扩大应急知识的宣传。其次,应加强应演练的物质基础,包括演练场地、演练设备、物资、技术以及人员等。最后,应明确演练要求与规定,组织方在演练开始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类别、目标、流程、人员职责、分工、场地布置等,并提前组织人员熟悉计划,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不仅需要内在完善的物质储备,还需要一定的外界力量支持,如应急联动、应急培训与宣传、应急专家库等[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应急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红十字会、志愿者、社会医疗机构等社会应急资源,创建与周边城市应急机构的合作机制,定期联合组织应急讨论会等活动,同时,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应组织消防、医疗、住建、气象、规划等部门开展应急联动,定期召开应急联席会议,商榷应急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应急联动准备。
强化应急知识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广告栏、宣传单等各种形式扩大应急内容受众性,提高出行人员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强化互救、自救的应急模式建设。同时,建立应急专家库,充分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制定应急管理对策,确保管理有效、到位。
本文针对基于突发事件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展开研究。首先对突发事件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概念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且根据突发事件对人和财产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及损失情况进行划分;其次对县级以上各级城市交通运输职能部门在城轨交通运营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最后从应急组织管理(指挥)机构、应急保障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等方面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论述,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