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优化探析

2020-11-23 23:10赵晓萌
就业与保障 2020年6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精准

文/赵晓萌

高校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民生、温暖民心的工程,事关精准扶贫、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现代化。近年来,高校资助经费投入体量不断增大,受资助群体不断扩大,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深度、效益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当前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下,如何落实资助政策,实现基本目标,使资助效益达到更大化,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健全队伍建设,协力推动改善型资助和引导型资助,是当前高校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当前资助形势下,精准资助是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然选择,要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需要从基本前提、基本途径、基本保障等三方面进行探析。

一、优化资助需求测评——精准资助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讲到,精准脱贫需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症”“精准”“靶向”这三种表述实际上都是指要精准地把握好人民群众的资助需求。落实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中,也要科学地把握好学生们的需求,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是否确实有资助方面的需求,要精准认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项工作不仅要做到一个不能少,也要尽早实现一个不能多;二是在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也要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包括心理上、技能上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跟踪型的资助措施,给予学生人性化的资助,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认定精准性难题

目前,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主要是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工作,该《意见》对于贫困生身份认定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也在创新性地研究开发基于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核查,以及构建类似美国FM计算法的贫困生认定模型等多种认定模式。尽管中央的最高指导方针和高校的新型认定模式能使资助认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但在参照标准方面仍然存在片面性,在量化指标真实性的核实方面也还存在一定难度,人为因素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认定工作的精准性难以得到保障[1]。

究其根本,这些认定方法的痛点在于严重缺乏家庭、个人等层面基础数据的支撑,一方面原因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如税收、征信等系统的覆盖面积难以概括全体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导致基层数据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据连通性不高,且有关资金数据涉及学生隐私,在数据提取上存在一定法律问题。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数据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尤其是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其中大数据的优势不仅在于收集信息,更在于专业化地处理数据,如捕捉学生自身以及与家庭间的资金流水,分析学生资金用途以及家庭负担情况,从而精准认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大数据信息可溯源、数据不可篡改、数据保密等重要功能,在多部门联动、确保信息真实性和人为造假追责等重要方面有着很大助力,而通过专业的加密操作实现在公开领域保护学生隐私数据,或许可以让监测工作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在法律方面的探索研究也会让其具备合规性。尽管这些技术目前大多还处于基础建设或探索阶段,但未来可期。

(二)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制定精准助学措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论述人类需求按层次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在经济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满足的只是学生需求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分析这些学生在心理、思想、能力、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研究他们在以上方面存在的独特需求,为其制定精准有效助学措施,从而积极发挥资助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全方位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成长。

例如,贫困生家庭经济能力一般难以支撑其全面、多样化发展,导致其视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技能、特长,步入大学后难以进入重要学生团体,社交圈子受限的同时也无法在平台上锻炼自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就要从另外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帮扶,一是在心理层面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接纳自我,融入生活和学习圈子,让精神资助和经济资助实现融合。二是搭建能力发展性资助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二、优化资助资源配置——精准资助的基本途径

《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资助金额达1150.30亿元,资助人次达4387.89万。资助资金的投入前所未有,但相较资助群体及其资金需求来说,资助资源仍然远远不足,优化资助资源配置是实现精准资助有效的基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就是要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提高自身的素质、文化水平以及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就业渠道,避免出现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所以,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就要实现资助和育人的融合,优化资助项目的设计、资助资源的配置,对其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总体思路就是“扬奖抑赈”,减少无偿资助的比例,增加激励性资助项目。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努力获取成绩,获得助学金,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例如增加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引入社会奖励性助学金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奖助学金不仅要考虑品学兼优、在学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也要将在科研、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考虑在内。此外,对于成绩较差但进步明显的学生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资助鼓励。

上述资助形式是大多数高校的传统资助形式,想要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高校研究发展更高层次的资助模式,即发展型资助模式,这类资助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通过资助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经历,开阔国际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具体体现在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等。培养高水平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

三、高校资助工作专业化——精准资助的基本保障

当前,国家支持的资助金额有限,而受资助群体不断增大,受助学生差异化明显,使资助工作面临着兼具艰巨性与复杂性的挑战,只有促进资助工作队伍、资助研究、资助平台等方面的专业化,才能为精准资助育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保驾护航。

在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方面,各高校应该拥有独立的学生资助工作部门,除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外,还需要配备足够且专业的工作人员,为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工作要求,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人才均不可缺少。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培养学生助理,使资助工作队伍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学生助理可以社团管理的形式届届相传,保证工作队伍的传递性和流动性,助理人员涵盖各学院,可发挥学生和学校资助部门的桥梁作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资助政策。

在资助研究专业化方面,相关人员可以把资助工作作为学术研究方向,探索精准资助的原理、发展历程和科学方法,通过国际比较借鉴国外高校优秀案例,制定我国高校特有的资助制度。对于高校的资助工作,学校需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要合理分配工作量,并通过制定考评方法,强化奖惩,调动资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资助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在资助平台建设方面,要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建立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学生资助工作涉及到大量的学生信息及数据,通过依托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常规性数据统计和材料报送,不但可以极大地减轻人工成本,更有利于运用大数据分析、动态跟踪学生经济困难情况等,及时完成对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达到精准资助工作的预期效果。

四、结语

精准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追求的目标,更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想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以及资助资源配置的优化,离不开国家与高校相关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相应的软硬配套力量支持,只有始终秉持“精准”“资助”“育人”三者不可分离的理念,才能朝着资助更加精准、资助育人更加有效的目标不断前进,更好地完成新时期的资助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精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选择困难症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