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比偶像还稀缺

2020-11-23 20:15
中国汽车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张文宏世故挂号

其实,中年人远离油腻感,不是外形上要多迎合年轻人的特征,而是不讲“正确的废话”。就像张文宏医生说的“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最早关注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是他在网络上的一段视频:“换岗!把去年年底在一线的医生换下来,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眼前一亮!听惯了官话、套话、大话,见惯了圆滑、玲珑、世故……这个社会中,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弥足珍贵。

网络上搜他的金句,比比皆是。在疫情期间,他对各企业老板呼吁:“企业老板可以不捐物资,但必须对员工好一点。你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做贡献了。”

被问到要不要囤药抵御疫情,张医生言简意赅:“最好的药是什么?我告诉你,最好的是多睡觉,多吃鸡蛋,多喝牛奶,不出去瞎混!”

只要是张医生出镜,不管是几分钟的访谈,还是半小时的公开课,播放量都居高不下。不媚俗,又敢在专业范围内给你斩钉截铁的意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此刻得以印证。

对于疫情的研判,张文宏医生从来没有医学政治家们的前提和预设,甚至在某些“专家”看来,是在“泼冷水”。他实事求是地认为:新冠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疫情跨年度是高风险事件;北京打持久战,就是全国打持久战;全球疫情取决于控制得最差的国家,不取决于哪个国家控制最好、最早。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控制好,这个病毒“就会向全世界蔓延”。

说张文宏医生是当今网红中的流量担当,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他却把自己描述成——就是乡下人读完书留在上海工作而已。

对于“996”加班这种无聊又反人性的事,张医生实名反对。他说:“放弃掉所有的生活,扑到工作里去,除非你热爱得不得了,但是对很多普通人来讲也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坦率地说,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糟粕,就是所谓做人的学问。一直以来,中国人都缺乏基本的率真和纯粹。不仅在我们所处的各个行业,我们生活的场景中,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似是而非的做人做官的学问、庸俗管理的学问。和这些人接触,无自由无平等的小市民观念表现出各种欺软怕硬,势利迎合,面对权、钱的跪舔,动辄就写在脸上。如果你观察得足够仔细,总是能看到争先恐后的、创造性的无耻。

做一个正直、正派和有道义的人是理想主义,成为一个圆滑、世故和不吃亏的人,似乎才是现实主义。

张文宏医生之所以获得大家一致的好评和欣赏,实在是我们的社会太稀缺这种有知识、有水平、说人话、做人事,还能在管理岗位上的人。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医疗界都知道,张文宏带领下的华山感染科,在全国感染科排行榜里,华山第一。

上海市民徐如洋说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妈妈一个人去看病,接诊的医生就是张文宏。张医生见老人听力不好,腿脚也不是那么利索,取出一张处方纸,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写道:

1. 先去挂号收费处缴费;

2. 去1楼抽血;

3. 下礼拜一再到1楼拿报告;

4. 拿到报告后到XX号诊室给我看;

5. 不要再挂号!

张医生平时字迹有点潦草,但这一次字写得很大、很清楚。

大潮退去,就能看出谁在裸泳。在这场疫情中,有太多的所谓专家、学者出现在媒体上发表各种观点,但到目前为止,我只感佩张文宏医生。他不是董事不是股东,他还坚持出门诊、查房,张医生说自己的脾气不适合当官,他始终保有一个知识分子的底气和本色。他的确不是偶像,因为他比偶像还稀缺。

猜你喜欢
张文宏世故挂号
写在处方背面的文字
张文宏:黑眼圈,靠什么消除
张文宏 不要神化我
科普“硬核”张文宏
移动『黄牛』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移动“黄牛”
挂号:看病的敲门砖
知世故而不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