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光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场竞争压力日益增长,尤其是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作为刚进入社会的新人,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就业中可能面临很多问题,且多数也没有创业经验,在创业的道路更是举步维艰[1]。这就要求各高校针对大学生需要进行创新改革,确保该项工作既能贴合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又能打造针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型教育模式,帮助高校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够顺利地就业创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9 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为800多万,这数据还仅仅是当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包含毕业但未就业的往届大学生[2-4]。可以说,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局势十分严峻,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初出社会,不懂得职场中的人情世故[5]。但同时各个企业却存在很多的岗位缺口,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原因便是高校培养计划所量产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去胜任该岗位,也说明现代高校的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压力急剧增加,失业率极高。具体来讲,很多大学生初入社会毫无工作经验,缺乏竞争优势,就业创业较为困难。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创业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困难和挑战,也会受到各种打击,由于经验不足,各种问题凸显,但是做好心理准备迎难而上,才是硬道理。
大学生作为刚走出校园的个体,本身没有经历社会,社会阅历基本为零,在选择创业方向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自主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然而作为刚入社会的学生一般资金不够,并且信贷信用一般,很难拿到创业贷款。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磨,一旦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可能难以承受创业失败带来的压力。并且如果不是在经商家庭中耳濡目染,没有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面对风险时又无人指导,失败率较高,所以我国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一些高校风气浮躁,很多学生无法安心踏实地规划就业创业计划。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创业这样的人生抉择,手足无措,表现迷茫。大部分学生创业时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静下来好好思考计划,内心着急却又毫无方向。在创新创业方面,很多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师都是刚毕业就执教,之后并没有实质上的创业经历。很多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准备不足,感到十分迷茫。
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扎堆现象,喜欢去大城市,选择大家都热衷的岗位去应聘,选择最热门的行业选择创业,且经验不足,无人领路,成功率自然低一些。高校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较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没有体现,学生无处发挥自己的能力,且对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大部分创业者没有资金支持,多为白手起家,凭一腔热血奋力创业,如果学校有关部门能提供相关咨询或许会有更好的就业创业前景。
学校是学生就业的坚强后盾,很多学生在就业初期并没有正确的就业方向,所以学校需要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并且强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进而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同时学校也应该和各个企业进行合理的接洽,保证学生在企业进行就业培训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获得宝贵的就业经验。改革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制度包括简化大学生办理创业的相关手续,减少去办理的行政费用。
高校应该建立起优质的人才培养教师团队,教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中坚力量,只有教师团队足够优秀,才能带领高校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教师的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必须符合教学要求,既要有高水平的理论素养,又要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教师需要借助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高校首先要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强与各院校间的交流联系,在共同发展中推动高校创新创业的方向快速发展,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保证学生在未来就业中能够胜任应聘岗位。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风险和投资较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宁愿拿着固定工资也不愿意去尝试创业。因此,国家应当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一些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提供一些创业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创业的压力。最后,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注重对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中,要及时纠正学生们存在的不正确观念,控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手机的使用次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手机人手一部,网上的社交功能大多吸人眼球,即便是在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在课堂,这会让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降低,还会影响学生们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的综合能力培养。对教师和学校来说,纠正学生们的意思需要及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就业计划,找到他们喜欢的职业类型。
同时,高校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业,要想实现自主创业,就必须提高自己创业方面的敏锐眼光,在创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打磨自己,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善于发现机遇,勇于面对挑战,毕业后才会更好地走向社会,促进创业的成功。
普通高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主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当以“就业创业”展开。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就业率。增设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相关项目、课程、竞赛等。首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并且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相关的创新创业的项目咨询服务,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对就业创业的意识;其次,增设一些公共性质的环境场所,例如:图书馆、就业创业培训机构、创业支持机构等。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咨询给在校大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创业的相关信息;最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真实地去体验就业创业,才能更加有效地、快速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真真正正地体验过才会知道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和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此,学校应该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最大程度上去支持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好地提供给高校大学生更加优越的实习环境,得到更好的就业创业体验。并且鼓励在校教师在课外时间去相关企业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利用现代网络如微信、QQ、微博等平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创新课堂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接纳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后续的创新创业做好技能和知识储备,积累相关知识,在未来应用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中的风险意识,提前部署应对之策,在网络创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个人的工作经验不强,很容易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出现巨大风险,所以,在进行创业时一定要对学生提前了解创业风险应对意识。也可以进行网络创业,因为它可能资金要求没那么高,校方应多提供帮助,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这样才能使得创业的成功率增加。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而创新创业作为当前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进步的关键因素,必将受到更多关注。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并进行正确引导,寻找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如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实习机会、为就业创业的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邀请成功校友分享就业创业经验等,跟随时代进步、更新思想理念,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内涵,促进其个人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