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天,陶玉晶
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中国女子排球队和中国乒乓球队:“这是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贡献”。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和中国乒乓球队辉煌成绩和重要地位的真实体现,更是对于锦标和荣耀背后思想、精神、意志、信仰等品质的巨大褒奖。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排球运动的特殊使命。女排精神与时代并行,勇于创新,时代与社会赋予了“女排精神”新鲜的内容和旺盛的生命力。乒乓球被誉为中国“国球”,是国家崛起、民族振兴的“体育标签”。“国球荣耀”的建立是经过几代乒乓球人的努力与奋斗铸就的,其荣耀不仅仅指乒乓球带给国家和人民的金牌和锦标,创造荣耀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正能量”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诉求远远高于乒乓球金牌和锦标本身。我们并不是因为中国女排和中国乒乓球队取得的金牌和锦标所荣耀,而是因为中国女排和中国乒乓球队表现和沿袭的拼搏精神和顽强品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领域,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运动项目和体育本身。
“女排精神”一词最早出现于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杂志中鲁光撰写的名为《中国姑娘》的报告文学,此篇报告文学是基于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以全胜战绩夺冠的写作背景。当时中国女排夺冠震惊了全中国,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发表了“学习女排精神,振兴中华,为祖国荣誉而拼搏、坚忍不拔、奋力登攀”为主题的社论。顿时,“女排精神”传遍祖国大地,为社会各界广为传唱和学习。从此,“女排精神”成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代名词,成为竞技体育的标榜和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女排精神”就是中国女排人在训练和比赛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用永不服输的精神去获取胜利的崇高境界。通过团队合作精神来争取国家荣誉的历史责任感。中国女排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存在其成功的必然性,“女排精神”也不是盲目、无目的的拼搏,是通过训练来增强自身实力,依靠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勇于拼搏、挑战困难的精神去实现目标的品质。“女排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为国争光、荣耀祖国,奉献自我、牺牲小我,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缩影,它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时代需要“女排精神”来镌刻国人的民族气质,用女排的成功来激励国人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和强国梦而奋斗。从我做起,为完成国家富强、民族强大的历史责任而努力拼搏。
从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勇夺男单冠军伊始,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乒乓球队已经夺得了近200个不同类别的世界冠军。辉煌的成绩也使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领域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展示国家实力和民族崛起的“体育标签”。中国乒乓球为国人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和无尽的自豪感,成为促进社会各界和国人努力奋进、勇攀高峰的原动力。这是乒乓球被誉为中国“国球”的原因所在。我国乒乓球项目一直是“奥运争光计划”最稳定的夺金点,对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口数量庞大,深受国人的喜爱。乒乓球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振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乒乓外交”等典型事件证明了小球力量足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可以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其项目对于时代内涵、社会认同、国民心理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涉及社会的不同领域,影响我国的几代人,“乒乓情结”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国球荣耀”不局限于乒乓球运动锦标本身,锦标只是荣耀的一部分,通过拼搏、进取追求至高的精神也是值得荣耀的。国球长盛不衰、永争第一的品质激励国人奋进,以国球为学习榜样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更是值得荣耀的。
梳理中国女排和中国乒乓球队的发展历程,二者都是在拼搏进取精神的指引下才获得令人瞩目的荣誉和成就,都经历了辉煌的巅峰和沉迷的低谷。二者的发展轨迹都有起有落,但中国女排是在大起大落中缓慢前行,而乒乓球则是一直辉煌中出现短暂的低迷。不同的发展轨迹折射出相异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精神和品质对于运动项目的发展、社会积极影响和国人心理塑造是相同的。“女排精神”是拼搏奋斗、勇往直前、勇于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国球荣耀”则是振奋民族精神、彰显国家实力的体育标识。
从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以夺冠开始,五年间,勇夺“五连冠”,这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阶段之一,也是塑造“女排精神”的关键时期。随后,中国女排逐渐走向了低谷。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获得第3名,从1989年到1991年一直与冠军无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第7名,1994年世锦赛获得第8名,中国女排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1995年世界杯取得第3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取得第2名,1999年世锦赛的第4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又跌落至第5名。从2003年开始,中国女排又重回巅峰,夺得了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冠军。之后,中国女排成绩出现缓慢下滑,2006年世锦赛第5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3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4名。中国女排见证了辉煌,也经历过低谷,一直在起伏中前行。然而,无论成绩优劣,中国女排拼搏进取、永不言弃、克服困难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成绩的起伏而断裂,“女排精神”的成色始终未变。“女排精神”是指引女排向前的精神动力,也是重塑女排辉煌的关键因素。
中国乒乓球队是“成功”和“胜利”的代名词,在各种国际比赛中,逝以夺冠为目标,亚军就意味着失败。这就是中国“国球”的项目特点。这都源于中国社会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界定与诠释以及国人对乒乓球运动的较高期待。在人民的期待和乒乓球人的努力之下,中国乒乓球队已经夺得了近200个不同类别的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一直是世界第一,其统治地位无人能够撼动。虽然在历程中经历过35届世乒赛“惨败”和中国女乒“兵败莫斯科”等所谓的“失利”事件,但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绝对优势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成绩和荣耀之外,乒乓球人艰苦训练、勇于创新、奋勇拼搏的形象也深深的镌刻于国人心中。“2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容国团胜西多”、“刘国正超级大逆转”等看似不可能的胜利依然清晰,乒乓球运动员用稳定的技战术、心理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取了荣誉。无论乒乓球规则和比赛用球等作何改变,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依旧,为国争光、努力拼搏获得荣誉的决心坚定而强烈。
重拾“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是源于二者都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内涵与外延不断的丰富、充实与拓展,它们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始终在紧跟时代,处于创新和继承性发展轨迹中。从开启年代至今,始终在为项目发展和塑造精神积极贡献。追求本源与创新发展是不矛盾的,注重“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本”与“源”是继续弘扬“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基础,更是创新发展的内源性动力。黑格尔曾说:“传统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知识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存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力仍然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让“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信仰、精神与品质更好的传承和价值最大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革新的需求,更是体育价值的最大体现。追本溯源与创新发展正是实现“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文化传承和时代价值的重要手段。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开启背景,经历了相异的发展轨迹,但是,它们对于国家信念、民族品格、国民心理的塑造与积累具有相同的时代价值。以追本溯源为基础的创新与继承性发展是“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时代价值的持续作用的重要手段。
“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本源”都来源于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和体育文化,它们都是以排球与乒乓球项目的运动形式构建和传承下来的。体育运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处于社会环境中的组成部分,会受到社会其它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的熏染,产生超越体育运动本身的、能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积极的,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同时,消极的效应会对国家、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使社会结构“失调”、社会文化“病变”,使社会产生倒退趋势。显示,“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属于积极效应,它们在锦标与荣誉取得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能校正社会价值取向,强化国家意志,升华民族精神。并且,“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从产生伊始,其核心特质就从未改变,为国争冠、拼搏奋进、勇往直前、创新发展的本质特征从未退却,它们不仅仅对其产生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状态产生良性效能,现阶段,中国社会和中国体育正在经历社会改革的“阵痛期”,多种思想、精神及价值观充斥其中。因此,更需要继承“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品格和精神,并把其发扬光大,为社会健康发展服务。不变的本源和特质并不排斥创新与发展,相反,它们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符合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主流文化的。这也是“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旺盛生命力的源泉,能为强国强种、体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原因所在。通过“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拓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丰腴社会文化构成,使社会与体育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在和平年代,以体育的形式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团结合作的社会氛围,达到通过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来重塑国家形象、唤醒民族精神、建构社会文化的历史使命。重拾“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是源于它们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时代和社会仍然需要中国女排和乒乓球队的精神和品格,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国女排和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继续发扬“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以重塑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敢打敢拼、勇攀高峰的精神气质;在我国富国强民的建设道路上,也充斥着价值观混乱、社会心理病变、信仰缺失等负面效应。这更加需要女排的牺牲自我、拼搏进取品质和中国乒乓球队为国争光、勇于创新的精神来矫正。这是“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
排球和乒乓球是竞技体育中普通的项目之一,在中国却赋予了女排和乒乓球运动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正是由于几代女排和乒乓球人的拼搏才取得了成绩与荣耀、孕育了崇高的精神和品质,为竞技体育和社会发展树立榜样和标杆。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普遍适用性。虽然“女排精神”与“国球荣耀”具有不同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轨迹,但是二者在发展变化中续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其时代价值是永不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