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有
无从考证, 哪一年哪一次的雷电将这棵隋樟劈成两半。 也许是过于高蹈张扬,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1400 岁的树精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残躯, 虬曲斑驳, 老态龙钟, 行将就木。 偌大树干的一多半, 消隐于茫茫时空之中, 另一小半, 根须深深扎进广袤的大地, 枝叶高高伸向浩瀚的苍穹。
抬头仰望, 将朽树干上伸展的青枝绿叶在风中招摇, 又恰似充满活力的青春年少。 多少人, 在它面前, 惊叹不已, 相形见绌;多少沧桑世事, 在它面前, 若白驹过隙, 烟云过眼。
隋樟不声不响, 默默生长, 不甘老去, 不愿死去。 站, 站成顶天立地的汉子, 哪怕倒下, 也是铁骨铮铮。
灰黑的屋顶渗出一层薄绿, 在雨水中悄无声息地洇开。
清新透明的绿, 仿佛是从屋顶高大的古樟浓密的碧叶滴坠下来的汁液, 经风雨之手均匀地涂抹在低矮民房的平顶上。
一只蜘蛛自天而降, 在风中晃晃悠悠荡着秋千, 停降于屋顶,蹚出一条细纹水道, 倏忽消失不见。
阳光自云层钻出, 华盖投影在濡湿的水面, 有神奇的七色油彩一晕一晕漾开。
大自然无意之中描摹的一幅杰作, 尚未完成。
我愿意做后岸村小溪流中的一条锦鲤, 一辈子在这里游弋。
阳光是透明的, 空气是透明的, 风是透明的, 呼吸是透明的。
水底的卵石、 细沙、 水草, 倒影中的蓝天、 白云、 山峰, 清澈澄明。
村民们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这世外桃源里慢节奏地生活。青山横亘在远处, 炊烟袅袅地升空, 始丰溪里传来清脆的捣衣声, 林子里婉转的鸟鸣不时地钻进耳膜。
屏岩耸峙的十里铁甲龙, 雄奇壮丽, 矗立在村子的前方, 有它的庇佑, 我这辈子都不愿意飞跃龙门。
我甘心做一条小小的锦鲤, 在游客们的驻足观望中, 在此起彼伏的咔嚓声中, 定格我悠闲曼妙的泳姿。
我愿意做后岸村小溪流中的一条锦鲤, 下辈子还在这里游弋。
心怀远方的人群从幽居中涌现, 如同褐色枝条上怒放的明媚花朵, 一种压抑不住的蓬勃与喷薄, 在初临照水的春光下, 绽开如花笑靥, 释放惊声尖叫。
从后湖景区, 到湖心景区, 再到湖东景区, 一路穿林渡水,小鉴湖、 琪水园、 樵夫祠遗址、 逢源亭、 樵云阁、 骆临海祠、 半勾亭、 湖心亭、 碑林、 博物馆、 伊水山庄, 清风吹拂发梢, 裙裾旋动气流, 湖光倒映天色。
林阴道、 九曲桥、 假山、 古樟、 翠竹、 碧草、 盆景、 涟漪、浮标, 无不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无不闪烁着阳光的毫芒。
沙孟海真气弥漫的题匾中, 点划间氤氲着新绿。 游人眉目灵动舒展, 交流不只限于家人之间, 给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个谦让的手势和眼神, 适当的距离, 恰好让春风曼舞穿梭。 此刻, 她正在柳枝上荡秋千。
镜头里的春色, 碧波中的春光, 哪个更美? 哪个更艳? 快去刷屏的朋友圈点赞评论吧。
一枚枚勾青在杯子里翻滚, 渐渐舒展, 叶脉尽显, 汤色泛绿,自然之清香溢出, 随袅袅水汽进入鼻息, 沁人肺腑。
闭目凝神, 呼吸, 深呼吸, 五脏六腑仿佛被洗过一般, 顿觉神清气爽, 血流缓缓提速, 身体轻盈许多。
脑海里浮现出偌大的羊岩茶场, 弯弯曲曲的山路, 层层叠叠的梯田, 漫山遍野的茶树, 还有那个标志性的硕大无朋的茶壶。
无数片嫩绿、 翠绿、 深绿的芽叶, 踮起脚尖, 立在枝丫上,与春风拥舞, 与阳光亲吻, 沐浴着甘霖, 浸染着岚雾, 尽情吸收天地灵气、 日月精华。
经采摘、 摊放、 杀青、 揉捻、 炒小锅、 炒对锅等工序后, 形状勾曲、 条索紧实、 色泽隐绿、 香味醇厚的江南第一勾青出炉了。
想起在羊岩山上野炊露营的日子, 听虫鸣, 数星星, 幕天席地, 一觉到天明。
想起那些年, 在遥远的京城, 一个小小的透明的玻璃杯, 洇染着江南的春色, 浸泡着家乡的滋味, 冲淡了多少浓酽的乡思,化开了多少郁结的乡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