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对生活的影响探析

2020-11-23 03:04曹潜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5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福利

文/曹潜

我们经常称之的社会福利,首先是指良好的生活条件,从抽象的意义上讲,福利就是“生活上的利益”,这也是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主要物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收入风险,对物质和精神的合理需求可以通过社会机制得到满足,从而得到一定的改善;其次,国家通过体制机制认识到此观点,并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伴随着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人们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追求日益强大[1]。但是,生活上的利益究竟包括哪些项目,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即人的需求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构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我国是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发挥福利制度在社会中的调节作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必须为美好生活需求进行改革和转型,以利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一、社会福利带来的影响层面分析

美好的生活要求在物质体验层面上进一步解放,社会对个人美好需求的满足超过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每个人美好的生活必须与每个人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扩大,这种自然的幸福感变得逐步下降。福利应该是综合性的,因为“基本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感受。从理论上讲,广泛应用于社会福利决策过程的需求层次论,包含了人类生理与心理、个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从实践上讲,各国的福利事业特别是社会福利服务,在内容和项目设置上,始终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精神方面十分注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服务对象的精神享受和正确、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在福利服务领域,甚至已经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福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福利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儿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我国政府把儿童福利的完善作为第一位。对儿童的保护与福利中心的改革,有助于相关部门与社会组织对困境中的儿童进行深入了解。困境儿童,指的是在刚出生到发育成长的阶段,身体或心理产生一定缺陷的儿童,例如,孤儿、受先天性疾病影响的儿童、受虐待的儿童、长期监禁的犯罪分子的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儿童[2]。在发展儿童福利制度时,首先照顾和支持这些儿童。近年来,“问题儿童”一词的媒体使用率呈指数级增长,对“问题儿童”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不仅必须关注孤儿和残疾儿童等一群极为弱势的儿童,而且还必须认识到,面对社会风险,所有儿童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处于不同的处境。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认识到这一问题,迅速组织了拯救儿童项目,在一定的结构和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设立了儿童保护基金、心理治疗基金会和减少暴力侵害儿童倡议,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福利项目的发展,以帮助儿童和促进儿童成长。

(二)社会福利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

国务院改革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同时采取的合并措施有助于填补养老金缺口,缩小制度内外的差距,帮助优化人才配置,促进群体间权利平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种转变还可包括将养老金作为福利政策,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生计受益增加,提高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基础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社会福利给残疾人士带来的影响

因残疾人在身体上所带来的不足,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他们不仅可能受到身体缺陷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心理缺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残疾人的利益,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在教育、就业、文化生活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保护残疾人。向残疾人提供特别援助,减轻或消除外部对残疾人的影响,确保实现残疾人的权利、自尊、自信、自力更生和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一些规定鼓励社会组织提供赠款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尊重残疾人的意愿,禁止歧视和暴力。

二、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及不足之处

各国实践中的社会福利制度,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程度上区分为两种模式,从社会福利的实施方式上又可以区分为两种组织体制。两种模式与两种体制的交互搭配和混合使用,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福利制度。两种模式依据对市场的乐观和悲观的不同估计,区分为补救性福利模式和机制性福利模式。而我国实施了以国家和企业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福利保障。高度集中的发达经济使国家有能力调动强有力的保障资源,国家以宏观分配方式分配福利资源,使公民高度依赖国家及其单位的福利[3]。这种过度依赖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但国民福利的负担也会凸显出来。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分配制度具有很高的福利水平,住房是一个单一制度的国家和企业一揽方案,住房分配统一了实物分配原则,实行低收租制度。社会福利中的补救模式与合作体制的确定,为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出了基本定位。但是,这一体制的建立,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与社会福利的关系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滞后于时代,缺乏相对健康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社会福利水平不成比例的趋势、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低、资金范围狭窄、经济效益差距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整改建议与体制选择

(一)扩大社会福利的范围

加强对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更多地了解民情,时刻照顾人们需求心理。例如,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并进行深入调查,尽量减少遗漏。为该群体提供适当的生活、健康和教育保障,并获得更多的照顾和服务。增加政府和相关部委的资金支出,减少保障社会福利体系基础设施的不必要开支。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献爱心。

(二)效仿发达国家的福利体系

借鉴瑞士、新加坡和瑞典等国外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经验,这些国家目前仍处于全球福利政策的少数竞争领域。同时,可借鉴德国等国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模式和新加坡的财政体制支持模式。

(三)科学、合理地定位主体的转变

由政府为主体转向社会合作为主体,政府在决策中几乎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国家对生产以及生活资源的垄断,加强了与市场关系,但作用仍然显得微不足道,国家能力仍然不可或缺。

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收人再分配弥补市场的不足,本不应再与市场发生任何关系。但是,社会福利由福利收入和福利服务两个部分构成。福利收人由政府单向给予受益者,互相之间不存在买卖关系,可以不与市场产生联系。

而福利服务则必须由政府、福利服务的提供者、受益者三方以上的关系者参与,才可能实现互动。政府希望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受益者希望以最小的支付得到最有效率的服务,服务的提供者希望以最小的劳动换取最大限度的收入。

四、结语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在当前要立足于补救模式与合作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规范化的建设,补救性福利势必会朝着相对完整、比较稳定、机制性特征日益增强的社会福利制度演变。社会福利给人民带来便利之时,也要摒弃福利制度的狭隘性,改变当前的混合模式,建立适合于我国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时代福利制度。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福利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