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沛然 陈晓宇 马英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是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志愿服务本身就意味着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二者之间出现了价值契合点。因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将志愿服务作为载体,探讨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的具体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需要依据“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等原则,这些原则为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指明了方向。此外,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将志愿精神内化的过程还会受到志愿者自身的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的影响。价值观是直接对人们的价值判断及选择做出影响的因素,错误的价值观会使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变得不纯,对于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及人员参与积极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广义上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而从狭义层面来看,理想信念更加偏向于面对困难时候的意志。志愿服务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感及成就感,但其过程却是辛苦且漫长的。因此,需通过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坚定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信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过程中,需要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三者之间的统一,这也能够很好地为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奠定基础。比如,其中的志愿精神宣教就是志愿服务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任何实践都是需要以认知作为前提条件的。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难以接触到志愿服务,这就导致大学生对专业志愿服务了解较少。高校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志愿精神的宣教工作,使得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上有了极大提升,为其参与志愿服务奠定了认知基础,而志愿榜样树立及至制度规范的建立则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行为及制度基础。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也就更需要在志愿服务中体现的专业性,以便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志愿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不强,依旧停留在诸如环境保护宣传等简单的服务层面。如果大学生仅仅参与这一类志愿服务,不但活动自身的意义大幅度降低,并且造成资源浪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应是从社会、志愿活动参与主体及接受帮助者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性开展志愿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很少了解志愿服务,而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能力得以提升的主要方式就是高校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这也是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缺少完善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使得学生在缺乏必备志愿服务专业能力及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而在志愿服务培训机制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各高校对于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也较为重视大学生志愿精神及专业服务能力的培训。如美国的部分大学不但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甚至于设置了社会志愿服务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这也正是我国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与发达国家学生志愿服务相比最大的差距所在[2]。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高校的志愿活动基本都可以招募到的一定数目的志愿者。表面上看起来,志愿服务队伍较大,但实际上却只有人数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队伍内志愿者存在着很大的流动性。换言之,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缺乏一定持续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空闲时间有限,二是部分的志愿者只参加过一次社会志愿服务,名义上其虽然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一员,但实际上却是游离在志愿组织的管理及服务范围之外。这种志愿服务自身缺乏持续性的问题,不仅会导致志愿服务队伍向心力降低,对志愿服务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依旧处于粗放阶段,在考核激励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机制,存在着诸如评价方法流于表面、评价细则过于模糊及标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常常单纯地以志愿服务项目的数量为主,而忽视了作为志愿服务主体的学生的自我发展。除此之外,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于那些参与到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学生也只有证书及学分的奖励,并且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未达标的学生也未制定出相应的惩戒措施。学分对于学生而言,毕业之前基本都可以修够,因此也导致了学生对于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热情逐渐降低[3]。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着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化及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增强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培训力度。现如今,国外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志愿服务人员培训机制。如美国高校对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包括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理念培训三部分内容。其他高校也都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完善了相应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我国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结合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完善,主要是偏向于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专业技能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化学、生物、环境三个专业就可以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将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监测和资源利用等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到志愿服务之中,以此来保障志愿服务质量的深层发展。
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服务保障机制,良好的服务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如下的两个层面:第一,志愿服务组织领导的强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同时,各级团组织及学生社团需要全面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并通过志愿活动的精密部署及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第二,志愿服务资金来源的保障。导致我国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难以得到长久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经费不足。我国在提供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经费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经验,将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作为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之外,高校和志愿者组织还需要积极通过校友等途径筹措资金。
针对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持续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第一,社会层面。需要通过公益广告投放等形式,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志愿服务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尊重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第二,国家层面。国家需要在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引导作用,从法律及政策层面上鼓励并扶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并将之作为学校水平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三,高校层面。高校在开展及管理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在资金及培训机制方面提供保障之外,还需要通过校内选拔及校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并给予一定的自主权,确保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得以规范化开展[4]。
评价及奖励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评价指标需要将之前的量化指标转变为志愿服务项目发展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双线评价指标,并通过团队互评结合自我评价、内部结合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完成时间、态度等作出一个综合性评价。而在奖励措施上,需要将之前的单体奖励转变为团队及个体奖励的方式,根据之前的综合性评价结果,授予先进集体及个人的称号。但是,应切忌使用物质奖励方式,以免使志愿服务存在功利化倾向[5]。
培育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及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志愿服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内涵有共通之处。因此,需要通过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能力以及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在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