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珊珊 马力 缪宁
高校内大学生公益服务已是普遍现象,而公益创业这个名词在高校校园内出现后,随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服务和公益创业发展现状而言,虽有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公益社会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对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起源、归宿、公益创投的研究[1];对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及公益精神培养方面的研究[2];对公益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思维二者关系方面的研究[3]。部分学者提出了创新创业思维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概括性路径的研究,但在系统性和实质性方面仍有待提升,更没有将公益创业和大学生公益社会实践结合。
基于此,本文通过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成果指导大学生的公益服务实践,以真实的案例出发,探讨公益创业和公益服务实践的有效融合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有益思考。
首先,两者无论是在服务对象还是服务领域上,都有许多交叉和重叠,两者都是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助推公共事业发展,助残扶弱、环境保护等都是两者共同的服务目的,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非为了获得学分、各种头衔而进行的功利性行为。其次,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方面,两者均为了帮助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打造社会“和谐、友善、团结”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但两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公益服务实践将向着公益创业的市场性导向性发展,趋于市场化、职业化运作方向。而公益创业将向着多元化、常态化发展,趋于开放性运作方向,在这一点上两者既耦合又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与公益创业价值的实践理念不同,公益服务实践的理念是大学生自主行为,自愿无偿投入时间和精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和群体,是一种无金钱报酬的社会劳动行为;而公益创业的实践理念是通过创造社会价值,为全社会提供服务,利用强调创新、社会使命与责任以及商业手段实现帮助他人的目的。其次,内在动力不同,公益服务的内在动力是大学生内心的想法与意愿;公益创业的内在动力则是首创意识和市场的导向性,这种内在动力影响着人们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决定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否。最后,两者的发展路径也不同,公益服务实践主要是通过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比较简单的奉献爱心活动,对社会影响较小。公益创业是通过以市场为导向来推进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创业项目,其中涉及到盈利需求,具有创新性强、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将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与公益创业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我们以公益创业项目“老有所依”为例,该项目致力于使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授他们使用手机、微信等现在比较流行的app,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维修电脑、制作视频等,在项目实施期间,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活动本身也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耐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意志信念和品行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让更多的大学生得到历练与成长。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理念为公益服务实践的价值取向提供方向,将公益创业的创新性、市场导向性融入公益服务实践,为创新公益服务实践提供新思路、新路径,结合大学生专业、兴趣等开展学生喜欢、愿意参加的公益服务,寻找合作伙伴,投资者,在公益服务实践中进行商业运作,激发志愿者创业动力,将志愿服务转化为创业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价值,实现公益创业与公益服务实践价值理念和心理视野融合与转化。
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广泛的参与度为公益创业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生公益创业初期,各类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志愿者人才方面,这就需要以公益活动的形式广泛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来自各个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为公益项目注入新能量,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也夯实了公益创业的社会基础,形成公益创业与公益服务实践的双向互动系统。
公益创业的职业化、专业化为公益服务招募和激励制度提供新视角,帮助构建科学有效的公益组织服务管理体制。一是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制度。规范招募具体流程,编制公益岗位说明书;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二是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完善注册和退出制度,健全服务育人的考评、激励、保障机制。同时,公益服务可借鉴公益创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与志愿者机构合作,引入市场经济要素,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学生欢迎、社会认可、政府支持、高校主导的公益创业品牌。
志愿组织的制度化为公益创业项目提供新思路,为了使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建立由政府、高校、社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综合发挥的主导作用、高校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建立健全公益项目有效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1.公益创业项目的创建: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在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制定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公益项目;2.公益项目的管理:在每次项目实施前,要有整体规划和设计,对于每次具体活动要制定活动架构,对于志愿者部分要明确其工作内容和生活服务内容。活动质量要标准化管理,根据不同的公益活动特点,针对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拟定成文的质量标准;3.学生公益项目的评估机制:对于项目的评估,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奖励机制,高校可通过推广与完善二课制度进而扩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范围、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4.建立公益创业活动的跟踪反馈机制,公益创业项目在活动前会大量招募志愿者,项目组需要建立有效的档案制度,对每个志愿者活动进行信息完善,通过对个人专业特长的收集,对人才的类型进行分类,每人一档,实现志愿者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效率。
将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业课有机融合到公益活动和公益创业中,对于高校学生,以专业课为主,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在创业课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有计划地安排课程,普及公益创业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一年级学生,将创业知识融入到专业课和思政课中,提高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规划等方面确定目标,为公益创业团队积蓄人才。针对二年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思政课知识,开展符合专业特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公益服务活动,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创建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制定团队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挖掘具有潜在能力的学生加入队伍中,实时跟进,查看项目成果,及时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四年级学生,思想体系及能力趋于成熟,对可行的服务项目给予支持。专业课、思政课、创业课三课相融有利于全方位系统教学,并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公益服务与公益创业中,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的育人理念。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公益服务既是一种教育内容,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大学生公益服务是一个成熟的公益事业,而大学生公益创业是一个独特的创业模式,两者结合,为大学提供良好的公益服务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