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Presence in Architecture”与后疫情时代的思考

2020-11-23 01:13:14徐宗武
建筑技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方舱公共建筑建筑设计

彼得·卒姆托所说的“Presence”,我理解为 “即时场景感”“现场氛围感”,类似于“Scenarios”,或者更冗长地理解为“在有或没有预先设计的情绪空间里产生的共鸣”。我很喜欢他演讲中的几句话:“作品是需要创作者的,我们必须运用智慧去做一些事;我对自己说,我可以创造一个建筑,它将是纯粹的构造,没有寓意,没有评论,因为我确信没有办法用建筑来评说这段历史。也许在其他领域可以,但是建筑不可以;意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仍然坚持不会追求它,不会主动赋予建筑任何意义”。

我经常和我的团队讲,希望我们“设计一个场景,发生一个故事”,或是“设置一个场景氛围,促使某类事情的发生”。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一些方便上下空间联系的坡道,希望给年轻人更酷的体验。最近,我发现这几处报道成为福州拍婚纱摄影的网红打卡地,冷峻的“酷炫”变成了“携子之手”的温情,虽然情感共鸣点发生了变异,但也是一种“Presence”。去年10月,我专门去了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a Vals)和圣本尼迪克特礼拜堂(Saint Benedict Chapel),体会那种“Presence in Architecture”。

说到2020年伊始的疫情与居家隔离的经历,作为职业建筑师,对居“家”生活、工作有了新的体会与思量,但最关注的莫过于方舱医院的建设。大量方舱医院的改造,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前期设计预留,只是简单地利用大空间,虽然也进行了必要的增设,但毕竟是权宜之计。所以,未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必要的改造可能性,如同人防设计一样,将紧急流行病防疫的后勤与治疗区功能做弹性融入式设计,为今后临时改变空间属性和置换相应设备预留出改造的可能性,或成为城市公共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环节。

此外,中医讲求“治未病”“未病先防、防在治前”,经过这次疫情,健康设计势必作为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打造“健康建筑”有可能要提到日程上来。有几点建议:1)光照是人们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主动式光照设计变得更加重要;2)打造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改善建筑的通风体系;3)公共建筑出入口设计中预留过渡空间,利用无接触检测等技术设置高效的检疫设备,实现无病毒过渡,保证以健康状态进入室内空间;4)避免因过度交叉带来互相感染的可能性,各功能区之间可考虑设置过渡空间;5)充足的室外活动是保持健康的基础,在设计中增加更多的室外空间非常重要;6)打造立体绿色空间,利用植物调节建筑的温度、湿度、使用舒适感,并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疫情尚未远行,吾辈更需努力,打造“健康建筑”使疾病离我们远一点。

猜你喜欢
方舱公共建筑建筑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方舱日记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18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