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万物的温度
——季士君诗集《倾斜》读后

2020-11-23 00:32
海燕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诗人

张 翠

时间的暗道里布满倾斜的偶然和必然,在它的内部有太多的隐喻等待着被解读。在庚子年读季士君的诗集《倾斜》,愈发觉出他诗中的哲理感和置身万物的温度感。他的诗看似很日常,却别有一种张力。寡淡的叙述与绵密的觉照、静观与迁移、倾斜与校正,就像水与墨,互相打动,又彼此慢慢进入,在纸上舞蹈。

我曾问过诗人诗集为什么取名《倾斜》,诗人说实际上是采用其中收录的一首诗的名字,也是他自己很喜欢的一首诗:“山坡是倾斜的/道路也跟着倾斜/我爬山时的身体也是倾斜的/影子也跟着倾斜/树木是倾斜的/树上的鸟鸣也是倾斜的/从树叶缝隙漏下的阳光/也是倾斜的”。倾斜,实在是个有意思的动象。人类所栖居的地球本就是倾斜的,地球按照23.26°的倾斜度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是符合宇宙大道;世界也常处于倾斜,比如人心慌乱的时候社会容易动荡不安,比如人心贪婪的时候生态容易遭到破坏;而人在生命旅程中也时常处于倾斜的状态,比如登山的时候、奔跑的时候、站立不稳的时候,或主动,或被动。这首诗就是在诗人与朋友一起登山的时候有感而发,由登山的摹写和描述,继而联想到人生的一种状态、世界的一种状态。“直到登上山顶/我才能将自己扶正”。人和世界不断地倾斜,每至登峰造极之时,也是进行校正和觉悟之日。此外,是否倾斜,往往又取决于观察或体验的角度,而这个角度也许就是我们思考和改造的态度,这似乎又是一个哲学的范畴。

季士君的诗歌文本中包含着诗人的哲学意识、生命意识、故乡情结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同情等思想元素与精神主题。

季士君喜欢由日常世相进入到哲学沉思,仿佛他的目光中储存着生命的高度,总能打量出世界的底色。在诗人眼里,“有多少事物跟随科技与文明/飞速进化/就有多少事物抛弃科技与文明/退回混沌”(《一万年以后》)其实哪用等到一万年以后,进入2020年,人类就遭遇了踏进文明门槛以后的全球性灾难,“封城”“断航”“蛰居”成为人类生活的隐喻。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引以为傲的文明并非无所不能,面对大自然的剧烈反噬,人类看到自类对他类的“毒瘤性”一面,但遗憾的是并未有多少人真的付诸行动去改变,小人物不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大人物不肯改变自己的思维向度。也许人类是一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种群,并不在乎有一天手握石头退回混沌,开始新的轮回。正如里尔克晚年诗曰:“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远远在死乡的事物,没有揭开了面目。”

“一个……另一个……”是季士君很喜欢用的一个句式,依据所描述的情境不同而客体名词不同。如:“一座山不动/另一座山也不动”“借着月色/两个空瓶子抱在了一起/一只瓶子向另一只瓶子/慢慢倒出自己的空”“从一座城市的春天/抵达另一座城市的夏天”“趁着夜黑风高/一只飞蛾/又一只飞蛾/成群结队地/也绕过树的阴影/把一盏路灯上的光亮/搬运到另一盏路灯上”《倾斜》全书197首诗,有32处这样的用法。《沿着河走》一诗中也有这样的用法:“坐在两岸的人/始终相距一条河的宽度/他们隔水相望/却都没有看清/一些水/在另一些水的掩护下/把自己运到了河的下游”。

诗人用这样不动声色的转化和迁移,来表达他日常化的哲学思考,万物在变,从一个瞬间到另一个瞬间;生生不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人生无常,从一个机缘到另一个机缘。事物间是互相参照、互相贯通、互相影响的,时间、意识是流动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活可以在此处,也可以在别处,每一个人的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广大的世界等待着去遭遇、去开拓。从一个到另一个,是为了从时间或我们自己的生活混沌中探索出意义。

自古诗人就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或豪放或婉约,或动或静,或荤或素。季士君是偏静偏素的一类。读他的诗,你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从前慢”的年代,独坐在街边的长椅上,静静地看云、看树、看花、看人、看猫看狗、看光影……而且看得很细微,独特的感受与知觉与沉思最大化地凝练。在这个空前浮躁、忙碌奔腾的时代,他呆得住,静得下来,这便是好功夫了。西晋陆机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四季轮回,天地万物,一草一木,霜叶流云,诗人打开敏锐的感官,体悟万物,一物一太极,一灵一如来,安然若素,静中滋味。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静默的,季士君可谓静水流深。著名诗评家李犁先生曾说季士君是一个被遮蔽的诗人,我想他的被遮蔽,是缘于这静水深流的话语方式实在不适合喜欢消费快手、抖音短视频的喧哗时代。

“树”是他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诗人能体察出树的疼痛、能听到树的喊叫、能知道树的忧伤,小区院子里的大树和小树、河边的树、被路灯照着的树、系上红布条的树,诗人以树来象征生命感和独立的灵魂。树是以根茎来维系生存的植物,其真正的生息藏于根茎,挺拔安详,顺天地之道而生。庄子《山木》中的大树达到了自在无为、至人无己的境界。树的意象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荣格认为:“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无尽的生长和衰落时,我们难以摆脱那种绝对的虚无感。然而,也从未失去对永恒流动之中存有生命不息的感觉。我们看到的是花开,或者花落,但根茎永在。”季士君的诗歌力量就是藏在根茎的,“只有用一声喊叫/将一场风推向远方/那棵树才能用另外一种喊叫/掏出皴裂的疼痛/和体内深藏的火焰”(《谁听见树的喊叫》)因为他坚信,“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季士君的故乡书写同样是素淡、冷静的风格。《雨后的老街》像一帧老电影,镜头缓慢地扫过老街上徜徉的人群、雨后的树叶、寻找主人的宠物狗,然后扫过酒肆和客栈、不同时期建筑上的招牌和打伞的女人,又向下扫马蹄印里的雨水、石阶上的青苔、黄昏里尖顶屋教堂投下的阴影。全景、近景、中景、特写、写意,镜头的运用充满诗意,或者说诗行间跳动着镜头意识,富有节奏和韵律,用无声无色的文字创造出声光音色皆俱的影像化效果。巴士拉说:“空间在千万个小洞里保存着压缩的时间”,在雨后的老街这个空间,时间再次复活。诗人的记忆被唤醒,又再次遗忘,故乡老街像一件古董被大雨越洗越旧。故乡里有刨地的父亲、挑灯芯的母亲、放羊的三叔、患病的三姐,还有宁静的大海。作为一个大连人,诗人多次写到海,海边的时间是深邃而辽阔的,亿万年以及更久的时光塑造着大海、岛屿、陆地,我们都是时间,人和海鸥一样渺小。但人类自认为是地球的主宰,为满足欲望对自然进行大肆剥削,填海造地也是一种剥削方式,因而诗人追问《海水都去哪了》。其实人类对自身的救赎与对物质的欲望,一直处在博弈中,而如何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来理解救赎的重要性,重塑人类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之心,在高速发展又灾难频发的当下尤为重要。尽管滩涂上长出一栋栋房子,诗人却清醒地反思到自然反扑的力量“在转身离开的时候/我感觉海水正从远处/一波一波涌了过来”。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诗人的心理纹路和思考的精神姿态。

季士君的诗歌很少糖调蜜语,也很少疾言厉色,他以隐晦的锋芒针刺社会的痛脚,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投注关怀,表达对现实的惆怅和忧患。《那么轻》中妇人的愿望那么轻微,无非是交得起孩子学费、庄稼不被水淹、买一条纱巾、领得到工钱,但显然和她轻微的愿望比起来,现实更为沉重。当她不再想担负沉重的生活,她选择了轻盈的一跃来解脱现实之重。这首诗就像夜里的呼吸,很轻,读者的心却被这“轻”重重地戳了一下。作为诗人,季士君并没有忽视现实中扎心的细节和真实的存在。“我童年的伙伴狗剩/很早就已经辍学/在家乡的石矿打着小工/与爱开玩笑的石匠们相比/不言不语的狗剩/像石头一样沉默/有一年/在排除一个哑炮时/狗剩被突然炸飞/又和碎石一起/砸向地面/根据尺寸与形状/石匠开始下料开荒/用沾着血迹的石头/为庙宇雕刻了一尊佛像/为银行雕刻了一对石狮子/其中的一块/成为狗剩的墓碑”(《放炮的狗剩》)事件残酷,叙说平静而节制近乎冷漠,到了诗的最后一节,又冷又硬的墓碑被拟人化,一听到放炮的声音就抱紧身子发抖的想象让读者的心也猛然抖了起来。诗人善于用触感呈示现实之境,有关注点,也有爆发力,具有悲悯的勇气和能力。开小酒馆的堂兄“那天晚上/因为采购大葱的价格/每斤比别人多了三毛钱/堂哥和堂嫂狠狠地吵了一架/以前从不喝酒的堂哥/一口气喝下了六瓶啤酒/酩酊大醉的堂兄/面向黑夜弯下腰身/吐出了五味杂陈的生活/和一地细碎的月光”(《开小酒馆的堂兄》)堂兄的身后是琐碎油腻、五味杂陈的生活和摇摇晃晃的命运。诗人可以静观,也可以放下内心的沉思,去感应现实生活里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生存境遇,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怀。生活的阴影,也许鸟儿可以快速地从影子里飞出来,“蚂蚁没有办法/它们只能等待影子/从自己身上一点点移走”,时光如影,人们的生活、悲欢、情感、命运都在大地的全息影像里。而文学是这个时代记录、提炼这一切的最佳方式。

季士君十年磨一剑,出版了诗集《倾斜》,诗人宋晓杰称赞他的诗歌创作穿过窄的河床,进入了开阔的河面。总体来讲,季士君是个乐于静观的诗人,内心如水沉静,万物自然映现,万物皆备于心,心即理,达至善,我想应该是他孜孜以求的诗境与修为吧。

猜你喜欢
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晒娃还要看诗人
愤怒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