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雯, 曾 波, 焦盛生, 罗朝忠, 王元恒, 徐长庆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匙吻鲟属,又名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滤食性的大型淡水鲟鱼,摄食浮游动物,适温范围广,生长快,可人工繁殖。匙吻鲟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其鱼子酱品质上乘,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喻之“软黄金”,鱼皮可制成上等饰品和皮具[1]。养殖匙吻鲟具有显著的净水生态特性,1988年匙吻鲟被首次引入我国并得到广泛推广[2]。贵州省黔南州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水产养殖的天然条件[3]。但黔南州目前没有养殖匙吻鲟的相关报道。因此,进行了匙吻鲟的引进养殖试验,探讨匙吻鲟池塘科学喂养模式,以期推动黔南州地区匙吻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试验地点设在贵州省都匀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水池面积225 m2,正方形,水深0.8~1.2 m,水源水质清洁无污染,溶解氧6~9 mg/L,pH 7.0~8.4,氨氮0.02~0.06 mg/L,亚硝酸盐0.001 5~0.010 mg/L,符合匙吻鲟鱼苗养殖要求。池底有2个进水口,1个排水口,进排水方便,装有15 m3/h水泵和750 W喷气式增氧机各1台,可控制进出水,形成流水的同时起到增氧作用。同时池边辅设扎有小孔的水管,为微孔增氧用。
匙吻鲟的养殖方法根据淡水鱼的常规养殖方法和参照已报道的相关研究[4-13]进行制定,养殖时间在2019年7月19日至10月11日,共84 d。
1.2.1 鱼种放养 匙吻鲟鱼种购自重庆市。鱼苗运回后,将氧气袋平放入池塘水中,调制袋内外温差小于2℃后,筛选50尾体色正常、状态良好的匙吻鲟苗种入塘,鱼苗平均体重为(20.05±0.01) g,平均体长为(13.25±0.01) cm。
1.2.2 投饲管理 由于养殖水体小,未施加底肥,水中天然饵料不能满足匙吻鲟鱼苗的生长需求,需要补充蛋白质含量30%以上的人工配合浮性饲料投喂,选用鲈鱼苗种饲料,养殖遵循“四定、四看”的原则,即定质、定点、定量、定时,看鱼的活动摄食、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每天分别在7:00-8:00和20:30-9:30各投饵1次,增氧机在投料前15 min关闭,投料后15 min开启。投食量为鱼体重的2%~4%,根据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控制投喂量,做到满足鱼需求的同时水面没有多余饲料漂浮,喂食后1 h清理水面。前期投喂直径1 mm小颗粒饲料,待匙吻鲟长到200 g左右时,投喂直径5 mm的大颗粒饲料,饲料的营养组成见表1。
表1 饲料的营养组成
1.2.3 水质管理 每天监测水温和水体透明度,每3 d使用水博士试剂盒全面检测水质1次,测定时间为9:00-10:00。每周采用微流水方式更换2/3池水,预防水质老化。另外注意天气变化,当水体中的溶解氧低于4 mg/L,水体透明度低于30 cm时,需及时注入新水并开启增氧设备。试验期间,水温为20~28℃,溶氧量为8~10 mg/L,pH7.6~9.5。由于夏季池塘浮游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导致水体溶氧、pH偏高,但在匙吻鲟的生存范围内。
匙吻鲟病害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预防措施为浸浴和制作药饵。
1.3.1 浸浴(全池泼洒) 每20 d全池泼洒高锰酸钾1次,起抑菌作用;每15 d全池泼洒碘液1次,起杀菌和抑制藻类生长作用;每7 d泼洒微生态制剂1次,以改良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用法用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用药后应及时打开增氧设备。
1.3.2 制作药饵(内服药物) 饵料拌喂肝胆康、五黄散、水产用VC,起到保肝护胆、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等作用。用法用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鱼苗放养24 d后,每10 d随机抽取15尾匙吻鲟测量体重、全长、体长和吻长。测量时,动作轻柔、快速,以免伤到鱼体,同时检查鱼的身体状况。取平均值,并计算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试验结束后计算饵料系数。
SGR=100×( lnWt-lnW0)/t
CF=100×W/L3
饵料系数=总投饵量/鱼总增重量
式中,Wt为终末均重(g),W0为初始均重(g),t为饲养天数(d),W为体重(g),L为体长。
从图1看出,匙吻鲟的体重、全长、体长均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肥满度呈降低、升高、再降低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匙吻鲟体重、体长、全长在养殖期间均快速增长,肥满度养殖初期快速降低,从8月下旬以后总体持续增长。吻长、体长、体重的日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
养殖84 d后,匙吻鲟成活率为84%;匙吻鲟平均初重20.05 g/尾,末重为306.37 g/尾,每尾增重286.32 g。特定生长率为(3.33±1.86)%/d,养殖期间,8月为(6.09 ±1.98)%/d,9月为(2.52 ±0.77)%/d,10月为(2.75 ±0.53) %/d。总投饵量为13.64 kg,饵料系数低,为1.07。
按匙吻鲟鱼苗8元/尾,饲料8元/kg计算,225 m2水池养殖投入匙吻鲟鱼苗480元,饲料109.12元,其他(药品等)50元,共计639.12元。产出匙吻鲟12.88 kg,按市场价60元/kg计算,为772.8元。利润133.68元,产投比为1∶1.38。
2.3.1 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 试验初期,因少数匙吻鲟未摄食到人工投喂的饲料,导致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匙吻鲟出现瘦弱无力,游动缓慢的现象。解剖观察,发现胃肠道内空无食物,肠道呈半透明状。采取定点、定时、少量多次的训食方法,多数个体摄食到人工饵料,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2.3.2 细菌性烂鳍病 试验中期出现部分鱼鳍溃烂现象。采取内服氟苯尼考,外用高锰酸钾的药物治疗法,同时打开增氧机及微孔增氧,并采用微流水更换部分池水,确保水体中溶氧充足,减缓鱼体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减少饲料投喂量,避免残饵在池塘内的沉积。最后除个别严重患病个体死亡外,其余匙吻鲟病症逐渐消退,恢复正常状态。
2.3.3 气泡病 试验中期因气温高、阳光强,水中藻类植物繁殖旺盛,白天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导致水体溶氧过饱和,匙吻鲟出现了气泡病。试验采用及时大量更换池水,以降低水温缓解病症。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将其捞起转入阴凉处的清水中暂养。第2天全池泼洒高锰酸钾杀菌,防止续发性细菌感染。经及时治疗后,气泡病的病情得到抑制并好转。
匙吻鲟属于淡水广温性鱼类,适应力很强,在0~37℃水体中都能存活。试验养殖期(7-10月)水温为20~28℃,特定生长率达(3.33±1.86) %/d,生长快,说明养殖期间的温度适宜匙吻鲟生长,匙吻鲟摄食浮游动物,在天然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可降低或不进行人工饵料的投喂。由于养殖试验清塘后未进行肥水,水体较瘦,需投喂人工饵料,饵料系数低至1.07,与刘超等[4]匙吻鲟养殖试验中饵料系数为1.4相比较低。匙吻鲟一般生活在水体中层,性情温和,不善跳跃,因此起捕率高,易于指标检测。
匙吻鲟吻部硬骨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备受人们的喜爱,养殖期间,其体长、吻长、全长均快速增长,且增长趋势较为一致,表明匙吻鲟各身体部位各时期发育均衡。试验开始到8月12日肥满度有较明显的下降,8月12日后上升,8月22日达最高点,后期稍有波动,原因可能是试验开始时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及对新环境有应激反应,且部分匙吻鲟训食不成功,未摄食人工饵料,加之初期池塘水质较瘦,缺乏适宜匙吻鲟鱼苗摄食的浮游动物,导致肥满度下降;之后随着养殖环境的适应,同时秉持“四定”原则的投喂,鱼苗摄食良好,肥满度提高[5],后期鱼体重达200 g时,换喂5 mm直径饲料,摄食率有所降低,同时肥满度少许下降,表明匙吻鲟对不同大小的饲料有一定的适应性[6-7],随后摄食率增加,肥满度提高。
匙吻鲟抗病能力强,但因其属于无鳞鱼类,对药物尤其对重金属盐类药物非常敏感[8],应谨慎用药,因此匙吻鲟病害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匙吻鲟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在5 mg/L以上,保证适宜范围内的高溶氧量是减少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试验采用微流水养殖和适时开启增氧机等养殖方式,保证池塘溶解氧在6 mg/L以上。整个养殖过程中发生了轻度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气泡病和细菌性烂鳍病。在训食阶段匙吻鲟会因未摄食到饲料而个体瘦小、游动缓慢无力同时池塘规模较小,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少,导致暂时性的营养缺乏引起疾病[9]。气泡病多是因水体中溶氧过饱和所致,特别是浮游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合作用旺盛,产生大量氧气导致水体中溶氧过饱和,在水中形成气泡,匙吻鲟将气泡吞食进体内并释放,进一步形成较大的气泡造成组织充血肿胀,导致气泡病的发生。细菌性烂鳍病多是由于水质不良,鱼体受伤导致细菌感染。参考刘富强等[9-11]匙吻鲟病害治疗措施,对于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加强日常管理,适时合理注水,提供充足的饵料,同时针对性的对未摄食人工饵料的匙吻鲟训食;对于气泡病,采用排去原池中50%的水,开启增氧机曝气,再注入大量清水降低水温缓解病症,消除溶氧过饱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匙吻鲟,将其捞起,并用药浴的方法治疗,第2天全池泼洒高锰酸钾杀菌;对于细菌性烂鳍,使用氟苯尼考拌喂和全池泼洒,用法用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用药后及时开启增氧,并更换新水。
在小规模的池塘养殖条件下,养殖期(7月19日至10月11日)成活率达84%,与夏长革等[11]的匙吻鲟池塘养殖试验成活率62.63%相比较高。试验匙吻鲟生产成本较低产投比为1∶1.38,与薛文礼[12]试验中投入产出比为1∶1.36较低,原因是池塘面积小,水位浅,养殖环境较差,当水体表层因阳光直照引起温度较大变化时,可影响匙吻鲟的生长与摄食[13-14]。为保证匙吻鲟的存活率与降低病害发生率,试验放养密度低,且试验周期短,设备投资占比较大,若延长养殖时间,扩大养殖面积,可有效降低产投比。匙吻鲟经过科学合理的池塘养殖,1年可达1 kg/尾左右,达到成鱼上市规格,养殖周期短价格高,可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