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五大要素 构建基层“治理图”

2020-11-22 13:54■张
党的生活(江苏)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农村

■张 峰

实施有效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农村人员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当下基层治理工作,五大要素必不可少。

当前,人口的迁徙、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农村人员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当下基层治理工作,五大要素必不可少。

建好干部队伍,培育基层治理生力军。推进基层治理,其核心就是要靠一支有党性、有情怀、懂农村、爱农业的稳定的基层干部队伍。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培训轮训等形式,强化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干部“充电”,培养政治上的“最强大脑”,锻造业务上的“特殊材料”,培育服务群众的“店小二”、懂法用法的“土专家”、驾驭全局的“多面手”。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大力实施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从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干部、“两新”组织中选拔人才,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库,形成干部梯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以“两推一选”为抓手,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人才选拔出来,及时充实“两委”班子。大力实施基层干部关爱计划,坚持严管和关爱相结合,按照“三个区别开来”的要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政治生活待遇关爱机制,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轻装上阵投入基层治理。

培育富民产业,增强群众增收底气。社会治理与经济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治理为社会治理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治理又为经济治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基层治理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过推进基层治理努力安一方百姓、富一方群众。因此,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挖掘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等资源,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富民的吸附能力。近几年,陈师街道通过国土整治把合心、高庄等5个村18000亩土地上零散的850户农户进行集中安置,土地平整后全部流转种植中药材,农户不仅住进了别墅,改善了居住环境,土地整合在一起每亩获得850元租金的同时,60岁至70岁的老人在家门口天天有活干,每天有70元左右的收入,每名老人年收入达12000元左右。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做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自信,增强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实践证明,一个好产业带动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的和谐治理,促进了乡村的快速振兴。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宜居乡村。生态、安全、环保、整洁干净,这些因素在农村不仅得到高度关注,获得改善的愿望也非常强烈。陈师街道大力推进农房改善,教育、医院、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时跟进配套,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不仅解决农民“住有居”,还解决“住得好”的问题。大力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道工程,对自然村庄进行美化、绿化、硬化、亮化。水变绿了,村庄变美了,原本漆黑的农村晚上也变亮了,群众爱家、爱村、爱社会的责任意识明显提升。街道通过“全域化、融合化、多元化、常态化”的四化联动推进农村治理向“美化”转化,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基层治理的“群众”抓手越抓越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建设文化阵地,打造群众精神家园。一项工作一旦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将会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此,陈师街道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一方面,加大投入,建好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打造快捷便利的文化圈。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并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作用,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的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据群众需求,扎实开展“文化伴我行”“法律进村组”和陈师好人、最美邻里、最美家庭和平安陈师创建评比活动,全面推介人情减负“涟六条”,提倡喜事新办,喜事简办,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促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统一。

服务一域百姓,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乡镇服务农村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共青妇桥梁纽带作用、党群议事会等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建立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相统一的线上线下平台,突出问题联解、矛盾联调、治安联防、社情民意联通、实事联办,构建乡村联动、功能集成、反映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调度系统,以乡镇服务带动基层治理,打通解决群众所期、所盼、所需的各种问题的最后“一米线”。陈师街道通过做实做优做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构建了一支由网格员、红色代办员、自愿者、协会协调员等组成的专门队伍。组建了受理群众事务的“一站式窗口”,通过大数据的“闭环式传输”,现场解决、传输解决、上门反馈与回访的“闭环式”理事,真正实现了“事在格中知、事在格中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走基层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