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民
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突出党建引领,聚力“333”创建途径,为文明单位创建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赋予了党建工作勃勃生机。2019 年12 月7 日,江苏电建三公司荣获2016—2018 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着力“三个建设”,夯实文明创建基础。一是着力班子建设。公司党委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把文明单位创建纳入公司党委的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文明单创建规划》,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有组织、有领导、有督促,健康有序地开展。二是着力队伍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进行宗旨教育;积极创办区域化的道德讲堂;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演唱会等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和竞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三年来培训人员达1 万余人次。三是着力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来,公司下设36 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完成换届工作,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开展“企业劳模”等荣誉评比表彰,确保了学有榜样、赶有标杆。以两年一次“两优两先”、每年一次“文明单位”评比表彰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做文明员工等系列活动。近年来,培育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岗位能手、各类技术专家级人才近百人,涌现出全国劳模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劳动模范和技能人才。
发力“三个载体”,打造文明创建亮点。一是发力舆论宣传。利用自办媒体《先行者》报、网站、微信、宣传橱窗等,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围绕重大业绩、重要事件、重点工程开展主题宣传,先后就“非电、核电、电网、国际业务”等在新华网等媒体进行综合报道。二是发力企业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司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加大公司品牌的可视化和有形化推介,提升企业形象。2017 年9 月,中国能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公司召开,参会代表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发力社会责任。公司青年志愿者把所筹经费作为爱心公益基金,全部用于帮助留守儿童、贫困学子。2011 年组建“中央企业郭明义志愿者服务队”,8 年间坚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公司102 人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从2017 年起,慈善捐款100 万元。
倾力“三个融合”,彰显文明创建主题。一是抓好政治融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实体平台,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三年来,党委建立了54个“党员责任区”;工会创建了27个“工人先锋号”,开展“建功在岗位”对口劳动竞赛活动;公司团委组建了32 支“青年突击队”,积极投入建功立业活动。二是抓好安全融合。公司把安全管控上升到安全文化,全力推广班组“5S”管理和洁净化施工,真正把协作队伍纳入班组化,进行“无差别”管理。2017 年以来,公司相继获评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先进单位,确保了公司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三是抓好扶贫融合。仅2019 年就完成了4 个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与当地政府等携手,对上会村和敖毅村的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ACP1000 核电技术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现场,一半员工都是巴籍员工,成就了“中巴一家亲”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