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珍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晓龙中心小学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将阅读信息与语言文字相互结合,一方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为学生阅读提供一定的逻辑思维性。通过读写结合使得二者相互调整和优化,实现“双赢”性质的能力提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将读写结合融入至写作教学中,基于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通过进行读写训练,进而有效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双重技巧,实现高效率的写作,进而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中可以从阅读过程中熟知众多逻辑技巧以及写作手法,进而在写作的时候完善语言间的组织和表达。
传统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师往往都是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两个毫无关联的教学部分进行讲解,各自独立没有交集,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想到将二者相互结合。其实,阅读和写作二者处于相辅相成的对应联系,因此教师需要一改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良理念,充分将阅读和写作加以结合进行讲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写作技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融入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熟知读写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于读写结合模式的理解,从而积极自主地投入至读写训练中,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美丽的西沙群岛》的相关讲解时,可以发现此篇课文主要以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为中心思想,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描写景色时可以运用到的写作技巧。例如,文中描写海水时会用到“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些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并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思考其他可以描写海水的词语,并举手说出。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纷纷说出了几个描写海水的词语:“无边无际”、“波光粼粼”、“惊涛骇浪”等等。相对的,教师在进行有关景色主题的写作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已学过的课程中寻找合适的篇章,学习其中对于景色描写的手法和文章结构构成,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通过步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将读写结合的学习模式运用得出神入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通过从阅读中所收集的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课堂中“下笔如有神”,实现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在实际写作训练中,结合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教材知识进行借鉴,通过分析教材内容蕴含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思维,进而能够灵活地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写作训练。另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提醒学生若是遇到较好的写作素材,可以进行相应的积累,以便在后期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加以运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同时还可以锻炼其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松鼠》的相关知识讲解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主题,通过分析重点描述语句,准确地掌握和理解如何精确地描述实物本身的写作技巧。教师通过逐词逐句地分析描述松鼠的的语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有关松鼠的身体特征和生活技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松鼠的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以及关爱,学生从阅读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如何通过文字对事物本身进行极致精细地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其中描述松鼠生动的语言和句子,可以深化后期在写作训练中对于其他动物描写的能力,通过对动物本身以及生活习行的描写从而表达出自身对于所描述动物的思想感情,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如今大部分的教学场所都锁定在课堂中,其实教学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本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或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将课下的阅读心得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最后结合相应的写作技巧进而完成良好的写作作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对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进行选择性阅读,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选取较为经典的事件开展读后感写作,鼓励血和僧将阅读感受写出来。然后,教师促使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自己的作品进行同学间的相互分享和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立的思维,因而分享和交流的过程又是完善学生自身思维的过程,进而形成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深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训练时结合读物中的写作技巧进行语言组织,提升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