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讨探①

2020-11-22 02:45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技全民

(三江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12)

1 可持续发展问题溯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就带有鲜明中国特色,这与当时经济发展态势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我国的体育从竞技体育入手,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项目,从而获得错位优势,取得奥运会等重大竞技体育平台的成绩突破。但长久以来对竞技体育之外的其他体育形式的忽视,使得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1.1 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

就竞技体育本身而言,项目集中度高,优势项目单一,使得竞技体育整体力量仍然不强,举国体制存在的多种弊端,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除此以外,发展过程中的集中力量投入使得对运动员的培养过于追求成绩,忽视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全方位能力提高与发展。

1.2 全民健身普及度低

竞技体育目前出现与全民健身发展脱节、体育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全民健身正处于无项目可参与、无比赛可参加、无场地可练习的初级阶段,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鼓舞国民人心,但苦于没有硬件支撑,后续力量的补充仍然不足,发展仍然靠政府投入拉动,发展延续性差。

1.3 体育产业发展滞后

体育产业发展无序、缺乏宏观战略指导、体育产业落后于其他行业是体育产业必须面对的现状。直到1992年,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体育产业的概念,才打开体育产业改革的大门,起步较晚且门类单一,难以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形成助力与支撑,推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2.1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纲要》针对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战略任务,新时期体育强国背景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基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特征,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为目标,以提升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为手段,推进职业体育发展,提高运动员素质,不断吸纳资金和人员,输出优秀人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形成竞技体育内外良性循环。

2.1.1 合理化运动员选退机制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过去运动员常因过分追求竞技成绩忽略个人基本技能的培养,导致职业周期短,技能单一,退役后生活得不到保障,运动员选拔晋升通道少、人才浪费大也是运动员选退机制存在的问题。合理化机制要求运动员选拔不仅要聚焦于竞技项目本身的内容,还需对其文化素养等方面提出更为全面的要求,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同时还需加强人才退出保障机制,全面建立运动员创业扶持基金,鼓励运动员多方向择业,从而间接提升专业化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率。

2.1.2 规范化商业运作体系

竞技体育商业化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商业模式能够产生可观收益,创造相关就业岗位,提升相关赛事和项目的影响力。但竞技体育商业化覆盖项目少、赞助面窄、经营模式单一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升级竞技体育盈利模式,通过媒体宣传等新兴手段拓宽影响覆盖面,着力开发新项目、新看点是提升商业化运作的重要手段。

2.1.3 多样化竞技体育模式

竞技体育发展至今已形成特点各异、种类繁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很多新兴项目的加入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些项目具备吸引力强、参与度高、与体育旅游和体育产业结合紧密的特点,竞技过程也不再是简单的追逐金牌,而是更加注重竞技过程对运动员和观众的影响,对丰富竞技体育内涵,推动竞技体育纵向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2.2 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模式

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也促使体育运动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全民健身的可持续性出发。《纲要》提出到2050年,我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目标,全民健身对国民身体素质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现阶段全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2.1 注重全民健身基础培养

全民健身需从基础做起,群众体育参与人数少是基础建设的最主要问题。参与人数少主要是由于当前形势下青少年的学习负担重、成年人的工作压力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差三方面导致的。青少年健身基础的培养需与学校、教育体系相互协调,逐步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升学条件,进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成年人应当提高运动觉悟,将体育锻炼作为工作的调剂和补给。老年人则应注重项目选择,科学锻炼,将运动安排进日常生活中,开发多种健身乐趣。

2.2.2 注重全民健身平台建设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公共服务体系上,全民健身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健身场所是平台的基础,平台的建设需利用好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逐步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的有序开放,满足基本健身需求。其次,运用社交媒体等手段,开设讲座、论坛,发布全民建设相关文章,引导公众养成好的健身习惯,树立健康的健身观念,拓展新的健身方式,加强公众之间的健身交流,助力全民建身可持续发展。

2.2.3 注重拓宽全民健身影响

全民健身影响力的提高,有益于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民健身发展迅速,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更加紧密的结合除了使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持续增加,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健身思想、健身概念和建身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全民健身,这正是抓住通过政府引流、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全民健身影响力的时机。传统项目稳固发展,新项目吸引眼球,双管齐下,使得全民健身参与人数多、参与热情高,这才是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3 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使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进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2.3.1 合理运用市场机制

体育产业内涵丰富,门类众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也具备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率的特点,也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尽可能获得更大的效益,这样才能不断吸引新兴资本和劳动力加入,扩大行业市场规模,高效运行,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3.2 发展针对性加强

为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产业领域进行引导。根据对体育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按性质可分为体育服务业和体育配套业,其中体育服务业是体育行业的独特形式,内容包含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中介培训、旅游、博彩、保健康复等诸多项目。而体育配套产业则需从供需平衡出发,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并为新兴体育市场的开拓、新型体育消费方式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的发展提供保障。最终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环境优化,结构稳定,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更为紧密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2.3.3 保障作用不断完善

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保障和支持,政府为体育产业提供良好的准入环境,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提供扶植和引导,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尤为重要。其次,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也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对体育产业中的体育服务业影响颇深且发展尤其迅速,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体育产业不断涌现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都需要政府紧跟发展步伐维护其有序健康发展。

3 结语

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基石,是不断平衡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主旨。我国当前体育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轨后,体育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未来的体育行业将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机遇与优势并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健康发展产业。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竞技全民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全民·爱·阅读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电竞种植记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