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潘亚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面对任何一部文艺作品、任何一种文艺现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评论,或长篇大论,或片言只语,甚至不作一言,仅仅发一个表情,点一个赞。有的借助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影像,有的委身或隐身于当下的各种网络新媒体。总之,与海量的文艺作品相伴的是评论的泛滥与泛化,甚至泡沫化、快餐化,面对不断涌起的泡沫,带给广大受众(包括读者、观众、听众)的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于是,真诚的、严肃的、符合批评对象特点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少、越来越弱,甚至被泡沫淹没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 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句朴实的语言却极为精准地概括出了文艺批评的根本要求。我长期在高校从事文学评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目前担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和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习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深切地感到,文学批评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履行职责、践行使命,开展批评时要深入作品、立足生活、关注社会、服务人民,要直面问题、敢说真话、善于发声、勤于批评。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其实这也是我的文学批评观:
一、履行自己崇高的职责。文学批评工作者首先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高度重视文学批评,积极开展文学批评,在批评的过程中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弘扬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更多地发现和褒扬优秀文学作品。在这商品化大潮滚滚而来的时代,在这人的欲望得到充分释放的时代,在这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包括文艺思潮不断涌进的时代,在这崇高和伟大不断被消解的时代,批评家们尤其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践行自己的使命,坚持自己的追求,保持自己的操守,面对各种批评对象,海量文学作品,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不断发声,积极发声,切不可同流合污,和光同尘,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当前我国文艺创作方面存在问题的概括和分析是极为精准和到位的,也是非常犀利和深刻的,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他指出,当前我国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以长篇小说为例,我国每年的产出量早已超过万部,有的写手每天创作过万字,其中有多少泡沫可想而知。这使我想起了雷达先生2006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一文,他对这种现象有很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创作上的浮躁现象源于两个尖锐的、几乎无法克服的矛盾:一个是出产要多的市场需求与作家“库存”不足的矛盾;另一个是市场要求的出手快与创作本身的要求慢、要求精的规律发生了剧烈的矛盾。现在我国文学的缺失,首先是生命写作、灵魂写作、孤独写作、独创性写作的缺失;其次是缺少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第三是缺少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第四是缺少宝贵的原创能力,却增大了畸形的复制能力。面对这些问题,批评家们如果还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瞻前顾后、怕东怕西、做老好人,那么,这样的批评必然是问题众多、漏洞百出、胡言乱语、行之不远的,也失去了它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甚至会害人害己,误导受众。
在网络文学日趋繁盛的时代,在文学作品海量涌起的时代,在粗制滥造成为常态的时代,尤其需要文学批评家们履行自己的职责,践行自己的使命,投入精力,披沙沥金,拂去泡沫,发掘佳作,发现经典,敢于说话,勤于批评,多说真话,将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广大读者。
二、发出自己真诚的声音。面对批评对象,文学批评家要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要说真话,努力发出自己真诚的声音。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古人所谓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的“立言”,对今天的批评家包括我本人来说可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这却是每一个评论家必须一生坚持和坚守的基本追求。就我个人而言,从我1985年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评论文章,也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班固及其<汉书>评价刍议》,到我最近的评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苍茫大地》的文章——《妙笔慰忠魂 奇文赞雨花》,近四十年来,百余篇文章,不做泛泛之言,不为人云亦云,我尽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真诚的声音。
以我对十七年历史剧研究为例,我们若以当下纯文学或经典文学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是基本否定,就很可能失去这个批评对象,我在全面仔细深入阅读这些作品后感到,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它们的价值,也许其文学价值并不太高,但它作为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历史环链,它的认识价值、它的活化石意义却是非常大的。于是,我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进行观照和研究,形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17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由三联书店出版,论文还入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编的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论文集——《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主要内容被《新华文摘》摘录七千余字,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发出真诚的声音,关键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每一次面对批评对象,我不从已有的资料或文章入手,而是先读作品,尊重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由此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再收集资料,学习相关文章,再从学术研究的高度进行分析和阐释。记得1980年到南京师范大学上学时,有一次我参加课堂讨论,是关于《威尼斯商人》的。我在初读作品时感到,对剧中人物夏洛克不应该是完全否定的,于是,我在发言时就大胆地讲了出来,当时我的外国文学任课老师是许汝祉先生,他点评时充分肯定我的观点有新意,但他不同意我的观点,他竟用近一节课的时间分析和阐释我的观点的偏颇之处。几十年之后,我发现对夏洛克形象的分析,仍然有许多人的观点与我当年的观点是一致的。前些时候,我与当代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和翻译家傅光明先生交流时,又谈到这个问题,他从宗教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做了详细分析,也认为我的阅读感受和所提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我也是先从我的阅读感受开始,记得在读《汉书》时,我感到其中的许多篇章可读性很强、文学性很高,但学术界却只是充分肯定《汉书》的史学价值,关于文学成就都是一带而过,甚至都不提及。但我却相信我的感觉,于是就以《汉书》的文学价值为研究对象和论文选题。记得当时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张瑗先生,他让我一次次地修改,一直到临近毕业才同意定稿,使得我非常惶惑,以为有什么问题。事后张老师跟我交流时才说出原因,他认为我的选题好,有价值,只是学术功力还不足,所以才让我不断收集资料、认真打磨。毕业分配时,担任系副主任的张老师还因为我的这篇文章认为我适合从事学术研究,因而推荐我直接分配到了高校工作。回首过去,我深深地感念两位先生,是他们从我的发言和选题中发现了创新或者有价值的东西,还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我,这些创新和有价值的东西想来可能就是来自我内心最初的感受。
三、提升自己审美的能力。前面说的这两点,如果没有审美能力做基础或前提,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我在高校从事中文专业的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感到提高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而文本细续的缺失恰恰是当前我国大学中文教育(其实也是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已经完全应试化了,再生动的美文也被大卸八块,变成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划分、课文讲解、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业布置、课后测验等八股形式,包括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等这样的美文也是如此。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被设计为一道道标准化的可以用机器判分的考试题,是那样的枯燥乏味、令人生厌。大学的文学史教学其实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老师们基本先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创作道路讲起,思想内容是重点,归纳了一条又一条,可以说是头头是道,分析得深入,挖掘得深刻。但是,讲到文体形式、叙事技巧、抒情方法、语言特色、审美风格等这些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形式要素时,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言之无物、照本宣科,仅仅归纳出几点条条杠杠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因为有些从事文学史教学的老师没有接受过关于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的专门教育和审美训练,自然也就不具备传授的水平和能力。加之我国的几千年文学传统多强调文艺的载道功能,这样的文学训练何谈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也就造成我们今天许多文艺批评文章的先天不足,即不擅长或者不会进行文本细读和形式批评,不会带领广大受众从作品中领略和感受抒情意味、艺术真谛、审美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尽快补上这一课,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在写作博士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时,以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批评武器,坚持从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出发,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将十七年历史剧的形式研究作为文章的重点,论文共五个板块,涉及文本形式的就占了四个:激情形态、结构形态、语言形态、艺术风格就占了四个,在答辩时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回想起来,我的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我对作品的大量阅读、认真体味、仔细感悟,以及接受马列文论、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等的长期滋养。可见,提升审美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和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从事文学批评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很多,我从我长期的批评实践和艺术追求出发,自感这三点最重要,谨供大家参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