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追求升学率倾向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2020-11-21 05:54
关爱明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总体方案升学率政绩观

纠正片面追究升学率倾向,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指出:要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近年来,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不过,在现实中,攀比升学率的情形依然十分严重。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奉行升学率第一的原则,进行各种“隐形排名”,并把这种排名作为学校获取资源、利益多少的依据。一些地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让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就改成补贴;不让宣传中高考“状元”,就宣传“优胜者”“高分考生”……各种花样的操作,传递出的依然是“唯升学率”的偏差教育理念。

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这些年来,不少地方党政有关负责人、教育管理者将升学率作为地方政绩,致力于把各种优质资源堆到某些名校。这种罔顾教育资源均衡化原则的做法,导致学校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也与社会上弥漫的“比拼名校、比拼职业”的风气有关。一个年轻人想要出人头地,往往必须出身于名牌大学。如何才能进入名牌大学?向上追溯,自然要沿着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的路子一路“攀登”。

当下,职场招聘中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十分严重,一般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求职就业上往往备受歧视,这也传导给社会一种暗示——学校没有升学率,不能让孩子考上好大学,自然也就没法让人在未来找到好工作、获取好生活。尽管有人一直在讲“英雄不问出处”,但现实屡屡碰壁的遭遇,无疑是最有用的宣传和动员。

如今,中央决心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具体操作中,不能仅仅就教育论教育。教育问题从来不仅是校园之内的问题。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人才涌流,以满足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需要,是一个大命题。唯有扩大社会参与,从源头治理教育问题,找到其社会病灶,才能标本兼治,取得更好的实效。(斯远)

评论员熊丙奇:要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就必须首先治理升学教育模式,这主要应强调依法治教,即严格要求所有基础教育学校,必须按教育法律规定开齐开足所有规定课程,并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把学校办学的关注点转移到给学生完整的教育上来。其次,要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这就是这次发布的《方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以贯彻落实《总体方案》为契机,推进评价改革由点及面,形成引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猜你喜欢
总体方案升学率政绩观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关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法治GDP”变革政绩观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