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石
就像广告词中描绘的那么美好:你写PPT(作业)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对答案)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食堂)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课堂上发言)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教室)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为了方便大家入戏,上面那段文字,括号里的字是我加的。
旅行就像一个不真切的梦,它挑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逃离庸常生活的冲动。在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这种冲动的报复性反弹来得格外猛烈。
据测算,刚刚过去的8天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亿多人次。巨大的数字背后,潜藏着五花八门的旅行方式。毫不意外,在今年关于旅行的话题中,“军训式旅行”和“咸鱼式旅行”依然处于旅行鄙视链的最底端。
很多人相信旅行是有意义的,而“军训式旅行”和“咸鱼式旅行”消解了旅行的意义,破坏了旅行的诗意,它们所对应的急功近利和放任自流,刺痛了意义追寻者的心。
但是,要知道,旅行本身就是要虚度一段光阴。即使是把原有的生活方式带入新的旅程,也无可厚非。
星巴克一定比柠檬水更适合你吗?肯德基一定比铁锅炖大鹅更合你的口味吗?我们的习惯、爱好、审美、认知、判断,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就像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所写的那样: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世界是参差多态的,应对的方式自然也是五花八门的。旅行亦是如此。
你可以在“人从众”中随波逐流,也可以无所事事。当然也可以去体验感受当地的文化与生活,观看少有人见过的奇观。
甚至你可以把旅行作为生活的本身,或者作为一场历练修行。
中学的题山学海之后,未尝不可来个说走就走的假期,给自己安排一个微缩版的“间隔年”。
“间隔年”在一些国家非常流行,它大概意思是少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通常是一年),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去游学、当义工,或者只是休息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时候的间隔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自己,体验生活。
关于旅行,还有很多类似“间隔年”的变异品种。而关于旅行的定义,容易查到的就有30多个。可见,旅行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题。非得强行给它制定一套标准流程,难道不是一种针对心灵的暴力吗?
旅行,因人而异,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