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彬
与中国古代建筑史相较,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其是一部“有建筑师”的历史1),具体包括外籍建筑师的输入与中国建筑师的成长。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本质是在外来影响下突破传统营造方式进而在建筑生产的各方面走向近代化的过程,而作为该过程中“外来影响”最主要的施加主体之一的外籍建筑师2)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线索。对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进行整体调查和系统研究是新时期全球视角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拓展与深入的必须,也为以近代中国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建筑史提供一种可能。
自1958 年中国建筑“三史”编写以来,学界一直将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作为研究重点,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汪坦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1]对近代16 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外籍建筑师的活动和作品进行了初步调查;黄光域[2]收录并简要介绍了部分近代在华外资建筑洋行;黄遐[3]对清末来华的96 位西洋建筑师进行了初步调查;郑时龄[4]收录了136 家上海近代外国建筑事务所和附有建筑部的公司;网络资料《中国近代租界西洋建筑师事务所(洋行)及其作品选录》[5]收录了30 个西洋建筑事务所,梳理了其简史、人员及作品;刘亦师[6]概述了近代在华主要外籍建筑事务所之活动;张复合[7]、张林[8]、伍江[9]、娄成浩和薛顺生[10]、林中伟[11]、李治镇[12]、彭长歆[13]、汪晓茜[14]、王苗[15]、陈雳[16]、韩雅慧和徐飞鹏[17]、刘思铎[18]、郑红彬[19-21]、刘伦希[22]、钱毅[23]等分别调查了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武汉、广州、南京、青岛、沈阳、哈尔滨和厦门鼓浪屿等地近代外籍建筑师;西泽泰彦[24]、贾文亮[25]、高笑赢[26]、矢羽田朋子[27]等调查了近代在东北的日本建筑师;黄俊铭[28]调查了明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日本)建筑技师;满铁建筑会[29]编纂了曾在满铁任职的建筑技术人名录并对部分建筑师在华活动进行了追忆;泉田英雄[30-32]对近代在华部分英国建筑师有所涉及;T·沃纳[33]对近代在华部分德国建筑师进行了调查;村松伸[34]分析了商埠志所录13 位上海“租界第二代西洋建筑师”群体的特征;N·德兰[35]对近代初期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中工程师的地位进行了分析;郑红彬对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36]并对近代上海外籍建筑师群体进行了初步探索[37];蔡龙保[38]分析了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土木局营缮课建筑技术人群体的来源及其建树;J·威利斯[39]对近代时期殖民建筑师在不同殖民地之间的流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小林美智子[40-41]、郑红彬[42]、吴昱莹[43]、陈建仲[44]等对近代外籍建筑师在华成立的建筑行业组织进行了研究;蔡侑桦[45]、黄士娟[46]、徐新尧[47]、黄信颖[48]等对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主导的部分建筑职能部门进行了研究;五卷本《中国近代建筑史》[49]对部分近代在华重要外籍建筑师有所涉及,并在附录二中对日、英、法、德等国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此外,在个案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积累,限于篇幅不展开。
简而言之,现有成果在基础调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在群体研究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调查导致已关注的外籍建筑师数量相对较少、尚无整体把控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全貌之成果。鉴于此,本文尝试初步回答以下问题:到底有多少外籍建筑师曾经参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他们都来自哪些国家?他们在华期间都服务于哪些机构并从事何种类型的建筑活动?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何种影响又存在着哪些局限?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研究之关键在于系统性基础调查。基础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多重史源对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进行文献学意义上的系统调查,填补学界之空白,尽力拓清史实,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具体调查内容包括3 个部分:外籍建筑师、外籍建筑事务所和外籍建筑师参与的相关建筑工程组织机构。针对外籍建筑师主要调查:姓名、肖像、生卒年月、出生地、国籍、在华城市、资历、教育和训练背景、主要经历、相关作品、相关著述、参考文献及相关材料;针对外籍建筑事务所主要调查:事务所名、执业时间、合伙人(创始人)、从业人员、简史、地址、作品、参考文献及相关材料;针对建筑工程组织机构主要调查:机构名称、地址、存续时间、负责人、建筑师成员、简史、作品或活动、参考文献及相关材料。
基于多重史源最大范围地搜集数据是基础调查的首要工作,具体通过4 个途径实现:一是文献阅读:主要资料源为现有研究以及近代出版的各种通商名录3)、名人录4)、商埠志5)、建筑书刊6)以及后期出版资料7);二是数据库及网络检索:当前,“包含海量近代文献的数据库层出不穷,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50],近现代人物数据库8)、近代报刊数据库9)和家谱网10)等数据库和网络资料是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系统调查得以进行的保障;三是档案查询:主要资料源为档案文本、图像及部分档案出版物,如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董事会会议记录、大英工部总署及中国海关档案11)等;四是访谈:通过访谈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后代等也可获取部分资料。
基于系统的调查框架与多重史源的数据收集,逐步构建“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数据库”(图 1、2)。
笔者基于前述技术路径进行调查的初步成果显示,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总数不少于3286 人,至少来自22 个国家(表1)。群体中东洋(日本)建筑师的数量占70%,西洋建筑师12)占比30%。而西洋建筑师中又以英国建筑师数量最大,约占西洋建筑师总数的50%。
2 部分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肖像(左图为49位西洋建筑师,右图为42位日本建筑师)
据赖德霖等人调查,中国近代建筑师群体中的中国建筑师和事务所的总数不下2000 位/所[51],由此可见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规模应该大于中国建筑师。而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之庞大与近代时期西方列强和日本在华的殖民活动(包括军事殖民、经济殖民和传教活动)密切相关。群体中各国建筑师数量之多寡与其母国在华殖民势力之大小、在华殖民活动持续时间长短大致成正比;其各国群体之地域分布也与其在华主要势力范围基本对应。如日本建筑师数量之所以数量庞大与近代时期日本在东北和台湾长时间、大范围的殖民侵略与经营有密切关联。而在西洋各国中,英国较早占领香港进行殖民经营,在中国大陆主要通商口岸先后开辟多个租界,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等重要部门,并广泛开展各种经济殖民,因此英国建筑师的数量多、分布广(表2)。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因其在华期间所任职单位的性质不同,在具体工作中提供专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所取得的专业成果也存在差异。因此据其在华期间工作单位的性质可以大致划分为6类 (图3)15)。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中军事建筑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其大致构成如图4 所示。军事建筑师主要负责防御作战工事、军营、码头、船坞等军事设施及为驻军服务的附属设施的设计营造工作。他们在占领殖民属地初期往往也扮演着官署建筑师的角色,负责殖民地或租界等的市政建设,如最初占领香港的英国军队成立的皇家工兵办公室曾担当初期“市政设计建设机构”角色。
近代在华外籍官署建筑师主要是为外国在华的殖民地、租界和租借地的建设部门服务,也有部分服务于伪政权建设部门、其母国相关官署的在华分支,还有部分服务于被国外势力把控的中国官署(图5)。具体到在单个部门任职的各国建筑师数量的多寡存在明显差异:如1940 年在满铁中任职的日本建筑师数量高达1774 人16),分布在其所属建筑相关组织机构如铁道(港口、矿务)工务课、工事事务所、铁道建设事务所和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之中,其中绝大多数都在五大铁道局工务课及其各局所辖工务区中任职(图6);而在中华邮政任职的英国建筑师费尔伯恩(H. J. Fairburn)则几乎是独当一面,在19 年间(1927-1935)负责全国邮政建筑设计建造[52](图7)。
职业建筑师是建筑设计服务商业化的产物,其群体的规模和业务水平是一个地区建筑业兴盛与否的重要表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近代在华外籍职业建筑师的总数仅次于官署建筑师;如果单就西洋建筑师而言,则职业建筑师的数量最多。其主要分布情况如表3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各城市外籍建筑事务所的数量与其在近代时期的开放程度与建筑市场的大小基本呈正比。而作为在中国境内经营的外籍建筑事务所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国人交往,具体包括:雇佣中国助手作为绘图员、描图员(图8);聘请中国买办承揽中国业主生意;和中国工匠、包工头、营造厂沟通具体建造事宜;和中国建材供应商接洽建材事宜;甚至与中国人合伙经营事务所等等。正是这种交流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建筑生产体系向现代转型。
表1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国籍及人数初步统计13)
商业建筑师主要负责商业公司的建筑设计营造和不动产维护等业务,其“按月领取工资并享受一份佣金,因此其职位是商业性质的而非职业性质的”。近代在华的外国洋行规模较大者或因其经营业务特殊者往往会雇佣自己的建筑师或成立专门的建筑工程部(图9)。其中,地产公司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建筑师职位或成立建筑部门;航运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在设置分支机构的口岸城市建造码头、堆栈、办公场所等,因此也常设建筑师职位;石油公司因业务需要在各地建造储油工厂,因此也多设置建筑部门。如美孚石油公司S. J. Powell 在1908-1914年任职期间设计建造了其在华北的所有工厂以及上海总部大楼。工程公司也会聘用建筑(工程)师负责相关工程技术工作:如美商茂生洋行(American Trading Co.)设有专门的建筑部门并雇有驻场建筑工程师I. Oesterblom、F. V. Budell、J. E. Hayes等负责上海、汉口、北京等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建造,是美国“康式钢筋混凝土”(Kahn System of Reinforced Concrete) 中国技术负责人;安利英行(Arnhold Brothers & Co., Ltd)成立了专门的工程部和钢筋混凝土建造部;慎昌洋行(Anderson Meyer & Co., Ltd.)建筑工程部曾在华设计多栋工业建筑[53]。
近代来华传教的外国教会对建筑师的需求一般通过3 种途径得到解决(图10)。教会建筑师涵盖“传教士业余建筑师”“传教士建筑师”和“专业教会建筑师”3 类,目前已知总数不少于38 位(图1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教会建造需求的增大,专属某一教会的专门性建筑事务所开始出现:如1916 年在福州成立的协和建筑部(Fukien Construction Bureau/Union Architectural Service)负责美以美会所有在华教会工事的宣传、设计和监造,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为其他教会提供相应服务[55];类似的还有美国圣公会建筑师事务所(China Mission Architectural Bureau Architects & Surveyors)、美国长老会测绘建筑事务所(Architects Bureau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和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建筑处(YMCA Building Bureau)等。到了1921 年,由来自3 个教会组织的6 位建筑师和工程师组建的“差会绘图建筑事务所”[56](Mission Architects Bureau)在上海成立[57]。与其同时计划成立的还有一个中央采购部以及一个监工培训学校,以期统筹教会建筑的设计、建造和采购,以节约资金和时间[58]。1922 年2 月“在华布道团建筑事务所联盟 (The Federated Building Bureaus of China)”在上海成立并召开会议,来自全国教会组织的20 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以讨论在华教会建筑建造相关的共性问题并交换数据[59]。该组织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年会,讨论至少10 个教会建筑相关议题,一直持续到1935 年后。
表2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主要地域分布概况14)
3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类型划分
4 近代在华外籍军事建筑师概况
5 近代在华外籍官署建筑师分布概况 (1-5图片来源:郑红彬根据自行构建的“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数据库”绘制)
6 1940年满铁所属建筑相关组织机构图(图片来源:郑红彬根据参考文献[29]绘制)
7 英国建筑师费尔伯恩(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4])
8 1910年左右帕内伯劫洋行有3位外籍建筑师和9位中国员工(图片来源:引自Derham Groves)
表3 近代在华外籍建筑事务所主要地域分布概况17)
9 部分近代在华商业建筑师概况18)
近代在华外籍学院建筑师是指在学校中教授建筑相关学科或自办建筑培训学校的建筑师,其总数量也较少,目前已知有51 位(图12)。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官署建筑师或职业建筑师兼任。而这些建筑师所教授的学科也并不专注于建筑学,而是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涵盖数学、土木工程、海洋工程、建筑制图等。无论从人数、从教时间和任期长短等方面来看,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中有志从教、培养建筑人才者甚少。
总体而言,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群体数量大、国家多,但主要分布在殖民官署、职业和商业领域,而较少受到中国政府雇佣投身建筑教育。他们在华期间的专业实践更多是为外国在华势力和人群服务。虽然现有研究已经显示其在实践过程中也带来了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建筑制度的转移,但是其在培养中国建筑师方面贡献十分有限。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虽然出现了雇佣上千位建筑师的殖民建筑官署满铁建筑课、“引领中国古典建筑复兴潮流”的职业建筑师墨菲(H·K·Murphy)、专于中国工业建筑设计的四大商行(汉士洋行、茂生洋行、安利英行、慎昌洋行),但是并未出现如被称为“日本近代建筑之父”的康德(Josiah Conder)这样在日本建筑的近代化历程中扮演着如此重要角色之外籍学院建筑师。究其原因,一方面晚清和民国政府对建筑学科的发展重视度不足,另一方面在华外籍建筑师多投身于殖民建设事业与建筑市场对助力中国建筑学科发展缺少兴趣、对本土建筑力量的崛起心存戒备。
10 近代在华外籍教会“建筑师”来源
11 近代在华外籍教会建筑师概况
尽管如此,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对理解中国近代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依旧十分重要。他们从何而来,其专业背景、职业资历和工作经历等均对他们带到中国的专业知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个个外籍建筑师跨境实践所带来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将中国与其来华之前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的获取国家以及其离华之后进行专业实践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恰如一条条线将近代中国“编织”进全球化建筑网络,“牵扯”进世界建筑的全球化进程,“拉近”中国建筑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历程。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学者应有的学术使命与担当是思考如何将中国近代建筑史置身于世界建筑史舞台当中,让这一区域性知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并以全球的视野、比较的维度来发现并阐释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独特性。而对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的调查与研究为践行这一使命与担当提供了一种可能。□
12 近代在华外籍学院建筑师概况 (9-12图片来源:郑红彬根据自行构建的“近代在华外籍 建筑师数据库”绘制)
注释
1)中国古代虽然也有“样式雷”等,但是其服务对象仅为帝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
2)“建筑师”在本文涵盖:(1)在近代出版的人名录、报刊、杂志等文献中以“建筑师”“助理建筑师”“建筑师助理”等称呼出现的人员;(2)通过各国建筑师专业学会认证的人员;(3)通过政府认证的“建筑师”,如香港政府从1903年开始认证的“Authorised Architect”;(4)在建筑事务所或商业公司中任职,且以“建筑师”“助理建筑师”或“建筑师助理”等称呼出现;(5)获得过建筑学相关学位的人员且从事相关职业人员;(6)具有工程学背景(工程相关学位或工程学会会员资格)且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7)各政府机构中以测绘师、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助役、建筑手长、建筑手等职位出现且参与建筑设计的职员;(8)有文献记载曾参与过建筑设计的其他测绘师、工程师、工程监督等;(9)曾参与过建筑设计的军队建筑师,如英国皇家工兵及随军建筑师等;(10)近代在华教会中以设计教会相关建筑为专长的教会建筑师;(11)专、兼职从事建筑相关教育者。
3)笔者检索查阅的通商名录主要有:《字林报行名录》(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872. 1-1941.7);《孖剌报行名簿》(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1872-1874, 1876, 1877, 1879, 1882, 1884, 1888, 1889, 1890, 1892, 1894-1897, 1899, 1901;Directory and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Corea, Indo-China, etc.,1902, 1904-1910, 1912-1915, 1917-1920, 1922, 1925, 193-1932, 1934, 1936-1940);《德臣报行名簿》(The China Directory,1861, 1862, 1867);《香港年鉴和名录》(The Hongkong Almanack and Directory,1846, 1848, 1850);《英华行名录》(Anglo-Chinese Calendar, 1845, 1847, 1848, 1856);《香港名录:含在华外国人名录》(The Hongkong directory, 1859);《华北行名录》(North China Hong-List. 1919);《通商行名薄》(Rosenstock's directory of China and Manila, 1909);《莫里斯行名薄》(Morris's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and the Phillipines, etc.1870);《印度及殖民地商行薄》(Street's Indian and Colonial Mercantile Directory for 1869, 1870);《中国商务名录》(The Comacrib Directory of China, 1925, 1926)。
4)名人录主要有:《远东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Far East, 1906-1907/1907-1908);《中国名人录》(The China Who's Who, 1922);《上海及华北名人录》(Men of Shanghai and North China, 1933/1935);《在华外国人名录》(The China Who's Who Foreign, 1924-1927);《中国工业、商业、思想领袖名录》(Leaders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Thought in China, 1924);《工程名人录》(Who's Who in Engineering, 1922.);Who's who in architecture, 1923;Who's who in China, 1918-1950 等等。
5)商埠志主要有:WRIGHT A,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Their History, People, Commerce,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 1908. MORTON-CAMERON W H. FELDWICK W. Present Day Impressions of the Far East and Prominent & Progressive Chinese at Home and Abroad. London: Globe Encyclopedia Company, 1917.
6)专业期刊有:The China Architects and Builders Compendium,1925/1928/1937; The China Builder,1930; The Far Eastern Review;《建筑月刊》《中国建筑》;Minutes of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Journal of 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The R. I. B. A. Kalendar等。
7)后续出版资料主要有:《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老上海行名词典》《英国建筑师名录(1834-1914)》(FELSTEAD A,FRANKLIN J.Directory of British Architects, 1834-1914(1): (A-K).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1. FRANKLIN J, PINFIELD L & OLDFIELD, J (eds), Directory of British Architects 1834-1914(2): L-Z, London: Continuum, 2001. 《英国和爱尔兰土木工程师名录(1830-1890;1890-1920)》(CROSSRUDKIN P S M, CHRIMES M M, BAILEY M R.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ivil Engineers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olume 2: 1830-1890.London: ICE Publishing, 2008.;MCWILLIAM R, CHRIMES 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ivil Engineers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olume 3: 1890-1920.London: ICE Publishing, 2014.)等。
8)主要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近现代人物资讯整合系统。
9)主要是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1832-1953)、“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申报”等所收录的各种中、英文报刊等。
10)如www. genealogy.com/,www.myheritage.cn/, www.ancestry.com/等。
11)中国海关项目:http://www.bristol.ac.uk/history/customs/resources/servicelists/[2017-08-08]。
12)表2中,国籍为巴格达者在美国接受建筑教育,因此归入西洋建筑师;另国籍不详者根据其姓名拼写可推测均为西洋人士,因此也归入西洋建筑师。
13)表中数据均为笔者根据文中所述技术路线自行构建的“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数据库”统计而得,文中其余表中数据来源均同此。
14)其中有部分建筑师曾先后在多地执业,因此表中各地总数之和超过群体总数。
15)当然这一分类方法并不绝对,在近代初期有些官署建筑师会被同意同时开办事务所承揽职业建筑师业务,也有职业建筑师事务所同时兼任地产公司商业建筑师,也有官署建筑师、职业建筑师、教会建筑师兼职从事建筑教育者。此外,有不少外籍建筑师因受聘单位的变动会使其在上述6种类型之间游走。
16)该数据来自参考文献[29]301-319. 该人名集共收录1870名曾在满铁任职的日本建筑技术人员(含部分建筑电气及机械工程师),刨除其中重复者共计1774名。该数据包含大量负责具体建筑细部设计与深化的“建筑手”,因此其数量庞大。
17)因近代在华经营的外资(合资)建筑事务所在经营过程中名称会随着合伙人变动发生变化,在具体数目的认定时会有小的偏差,因此表中数据并非十分精确。
18)图中人名后括号内为其任职时间,图11、12同。
19)沙永杰曾对近代时期中日两国外国建筑师的存在方式、业主差异进行对比,认为日本转型期的西方建筑师数量虽少,但是多是由日本政府招聘并雇佣,其社会地位更高,更利于培养日本建筑师,因此其历史影响也越大。详见:参考文献[60]。
20)毕业于伦敦大学的英国建筑师康德(1852-1920)于1877年受聘于日本政府任工部大学造家学科教授,其教过的21名学生后来都成为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因此被称为“日本近代建筑之父”。详见:参考文献[61]。